文:林健煉(經歷:財訊雜誌創辦總編輯、自由時報總編輯/副社長、民眾日報發行人、新新聞社長兼總編輯)
長400米、寬59米,逾20萬噸之巨無霸貨櫃輪「長賜號」,擱淺後船首卡在亞洲,船尾懸於非洲,船身塞滿河道,係蘇伊士運河竣工150年以來首次非戰爭之重大意外。
事件發生後導致被堵塞在運河的船隻平均每天增加60餘艘,直接損失每小時4億美元,初估2天即已造成全球經貿損失約台幣5400億;受影響商品則不計其數,除了原油、天然氣、糧食、牲畜,包括衛生紙紙漿、情趣商品飛機杯等供應鏈都受波及,國際油價因而應聲上漲。
「長賜號」若未能於短期內脫身,或移櫃減重時不慎造成災難性斷成兩半,運河可能關閉數周或數月,甚或需花好幾年打撈。
真若如國際打撈專家所言發生進一步意外,經貿損失再加求償與理賠,當係史上規模最大的貨櫃輪災難,簡直是遠超「黑天鵝」、「黑犀牛」之全球貿易、運輸及物資供應的「黑鯨魚」大災難。
然凡事一體兩面,利弊共生,福禍相依,有人無端虧損,必有意外偏財獲利者;或許結局也可能完美,但在事件落幕前,至少國際油價、股市先「大排長榮」多空交戰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