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教影藝 » 宗教哲學科學 » 【星雲大師專輯】艋舺龍山寺董事長黃書瑋與星雲大師的因緣殊勝 黃書瑋:星雲大師 影嚮我很深遠的時代巨擘

【星雲大師專輯】艋舺龍山寺董事長黃書瑋與星雲大師的因緣殊勝 黃書瑋:星雲大師 影嚮我很深遠的時代巨擘

by 蔡昀臻專欄
艋舺龍山寺董事長黃書瑋(右)與星雲大師的因緣殊勝。(艋舺龍山寺)

記者蔡昀臻/獨家專訪/攝影
艋舺龍山寺董事長暨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副會長-黃書瑋,學識淵博,品德高節,乃前台北市長黃啟瑞之子,貴為名門之後,為人處事謙沖為懷,從事綠色事業數十年,是成功的企業家。同時,黃董事長也是虔誠的佛教徒,長期忠誠茹素者。

兔年起始,黃書瑋驚聞星雲大師在農曆正月十五日圓寂。震驚之餘,立即前往高雄佛光山雲居樓向星雲大師禮別。星雲大師雖然享耆壽97歲,黃書瑋的內心-依然充滿不捨與悲痛。黃董事長對星雲大師壓根兒從內心深處,肅然起敬溢於言表。

一代偉人殞落,黃書瑋董事長表示,憶起與星雲大師的結識因緣,34年前(1989年)擔任中華佛教居士會青年會主任委員時,偕同台灣佛教團體–中國佛教會代表淨心長老、淨良長老及居士謝隆盛聯袂前往泰國參加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太虛大師倡議成立)。全體參加泰皇蒲美蓬60歲生日的祝壽慶典,因緣際會認識了星雲大師,樣貌莊嚴、高大魁梧的體格,僧袖飄逸的出眾儀表,深深吸引住我的目光。

黃書瑋說,經過幾次言談,大師不疾不徐的談吐及豐博佛學的根基所折服--當下心中燃起一股意念,星雲大師就是我們應該要多親近的大善知識。

艋舺龍山寺董事長黃書瑋

艋舺龍山寺董事長黃書瑋

處事果斷 見證菩提

黃書瑋記得1990年,第16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在韓國召開大會時,我國代表預備爭取下屆到台灣來主辦的國際會議,星雲大師得知,率先於1992年在高雄佛光山動員僧眾群體的力量,順利統籌舉辦第17屆的「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僧眾同心協力共同完成艱鉅的任務,讓各國佛教領袖親眼目睹-星雲大師號召僧眾居士等四眾弟子的團結風範,外賓瞠目咋舌、刮目相看,嘖嘖稱奇。

憶起1998年-1999年間,星雲大師詢問黃書瑋是否要一起去泰國迎請佛牙舍利?黃書瑋深感有此殊榮,即毫不猶豫應允了星雲大師,並從旁觀察大師的處世及對佛法的堅定。

黃書瑋說,2002年,星雲大師同樣邀請去陝西恭迎佛祖舍利,他同樣不加思索立即答應前往,同行中發現星雲大師非常有心量,從未要求居士必須出資,反而得到更多居士護法護持。之後,只要星雲大師的演講,必到場聆聽學佛。大師幽默談吐中也學習到佛法,例如:講演中用唱誦三寶歌方式,讓信眾可帶領大眾共同參與融合,帶領者的心中榮譽感提昇,也更想努力接觸佛法,聽聞接觸佛教。黃書瑋指出,大師曾經提點,學佛修道必須用很篤定的心態去落實,無論如何絕不輕易改變其志向。往後,此句箴言,讓黃書瑋每每遇到困難時,皆勇敢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絕不退縮!

黃書瑋強調,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皆不要離開佛法,行、住、坐、臥時時提醒自己,要突破自己、提昇自己,讓自己能往正面前進。星雲大師說過,現代出家人要以講經開示,授課教書,著作編寫,慈善救濟,教會行政,大眾傳播等等。必須要切實執行領導信眾至道場服務,建立佛化事業。以繼往開來,佛種為職志!

黃書瑋即開始有感而發的思惟,在家人是否也可朝此目標而為呢?以此目標為職志,讓爾後執掌龍山寺擔綱董事長後,黃書瑋未曾忘記大師的身教及言教。為何要修行?為何念佛、為何學佛、為何坐禪?學習佛法必須要了解透徹!黃董說,在初期接掌龍山寺廟時曾詢問過理監事及信眾,你為何而拜?拜誰可知?信眾皆回答,拿香跟拜!有的信眾不解為何拜拜?黃董親切解答信眾,見賢思齊。

黃董說,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尋音聲救苦救難的形象,可以提醒世人也以觀世音菩薩為模範,學習菩薩佛祖的精神,有能力時就盡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弱勢族群,才有拜拜的意義。黃董事長常鼓勵年輕人,拜佛之外要時時修正自己的行為,多充實自己的知識技能,學習菩薩為標竿,一步一步踏實向前邁進,才有發揮拜拜的功能。話鋒一轉,黃董事長說,星雲大師的言行風範值得見賢思齊。第一、無私的精神。第二、隨緣不變。第三、只要對的事就不畏艱難,勇往直前!黃董事長指出,星雲大師的言行從來只有正知知見、正思惟,學佛之路若能朝此目標前進,必通行無礙!

艋舺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

人生三百歲

黃書瑋表示,我非常喜愛星雲大師在人間福報刊登的專欄「星雲法語」、「僧事百講」、「人間萬事」等單元小品,字字珠璣膾炙人口。黃書瑋說,終於有一天,因緣甚佳的大好時機向大師請益;大師是如何能不斷的寫出這麼多的文章?大師說,不管是在坐車或是休息,都不要讓腦筋閒著,只要能善用零碎的時間,隨手拈來,用心整理一下就成為好文章了。
黃書瑋說,大師告訴末學,曾經一天可以寫出三十多篇的小品,即使後來星雲大師手有些抖動無法平穩,無法自己順暢書寫,也會要徒弟將他所說的一一記錄下來,再好好整理成為通順易懂的文章。黃書瑋表示,零碎時間積少成多,有心一一落實記錄,小品終能成文篇章。

黃書瑋指出,星雲大師正值91歲那年,佛光山弟子們將大師歷來的重要著作重新加以整理、編排,出版了365冊的《星雲大師全集》,種類豐富、包羅萬象、論述多元,佛證菩提,智慧如海,佩服大師雖91歲卻已走過「人生三百歲」的時光,人間佛教萬世留存的寶藏,永垂不朽。

菩提種子 遍佈五大洲 佛光普照

星雲大師竭盡所能運用91年陽壽當作3輩子的歲月,盡形壽弘揚[人間佛教],將佛教教義以辦學教育模式完美融合生活。黃書瑋指出,尤其鼓勵青少年參與佛教各式活動,規劃適合學子性格年齡思維推陳出新,吸引諸多青少年樂於參與。

星雲大師積極推動[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五和]-自心和樂、人我和敬、家庭和諧、世界和平。經典之句由寺院推廣到各個校園乃至社會教育,淨化人心、社會祥和,讓青少年種下菩提善種,慢慢萌芽成長,符合佛陀教義。
星雲大師每分每秒,無時無刻,隨時隨地在弘揚[人間佛教]落實日常。

黃書瑋說,大師多年來推動「巴西如來之子」、栽培[好苗子計畫],讓弱勢族群的青少年,不論國界族群改善其貧困生活,幫助他們求學進修,就業之後有能力可以成為社會的中堅。這些都是大師多年來培養青年、獎掖後進的最好的實證。

黃書瑋說,感恩有幸這三十多年來追隨星雲大師,耳濡目染,聽經聞法、投身教育、參與公益、兩岸交流、推動人間佛教等等的活動,不知不覺也學習到樂善好施、熱心公益等利人利己的工作,並積極倡導推動人間佛教,期能增進每個家庭都因深入佛法而更加幸福。

黃書瑋進一步指出,大師此生悲智雙運,一生的貢獻無遠弗屆,不但締造無數的佛教盛事,更是廣度眾生。如今大師捨報圓寂,我們內心雖有千萬的不捨與感恩,但是大師留下無數的文字教育、視頻影片的記錄,讓我們可以常常緬懷大師的身教、言教等功德。

黃書瑋目前身為艋舺龍山寺董事長,亦將追隨星雲大師[人間佛教]逐漸一一落實。黃董事長說,觀察近百年來,唯有大師能夠做到立功、立德、立言,行三不朽的人生志向,是無與倫比頂天立地的巨人,可謂當今時代的巨擘傳奇人物!星雲大師的慈心悲願,將會如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濟世救渡。

您可能感興趣

發表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