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澎孝
文:黃澎孝(政治軍事評論員、努力實踐的夢想家。歷任國防部心戰官、劉少康辦公室主筆、中國大陸月刊總編輯、美國探索雜誌主編、國民黨政策會總幹事、親民黨組織部副主任、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

廣告AD:優瀚潛水器材配備
(編者: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李喜明還停格在馬英九和歐巴馬的時代!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掛名的「台灣的勝算」在聯合報系的「聯經」出版了。我在第一時間就去購買,並花了幾天功夫把它讀完。可真讓我的老眼,經歷了一場「超限戰」!
先說結論吧!



李喜明本是前國防部長李傑的辦公室主任。在馬英九總統 2008 年 5 月 20 日 – 2016 年 5 月 20 日 任內,李喜明獲得了不次拔擢:





從以上所列李喜明的晉升軌跡可看出馬英九對他的賞識是從他擔任國防部戰略規劃司司長開始的。因此,在「台灣的勝算」一書中,不時會流露出李喜明與馬英九「戰略主張」的「心意相通」。譬如反對購買潛艦,停止雲峰長程飛彈的研發⋯⋯。
由於該書篇幅鉅大而龐雜,因此,李喜明建議讀者,如果想要快速掌握要點,「不妨從第五章開始切入」。該章的標題是「台灣應有的國防思維」。
李喜明認為「防止戰爭的發生是政治領導人責無旁貸的任務」。要防止戰爭的發生,李喜明主張政府應積極消弭「仇中、反中情緒」,「營造兩岸和諧氣氛」,即使兩岸官方齟齬,亦無需「唇薄舌尖地酸言以對」。

廣告AD: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李喜明更進一步表示:「兩岸想要防止衝突、避免誤判⋯⋯諸多作法中,沒有一個比軍事交往、雙方建立軍事溝通管道更為有效」。
他認為馬英九總統任內「兩岸態度相對緩和,本是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大好時機」但是,馬英九擔心「造成政壇負面衝擊而裹足不前⋯⋯」
他認為中國關閉兩岸溝通大門,是因為:2016年台灣不再承認「九二共識」。他更嚴詞批評2020年初「美中對抗升級,台灣選邊站隊」造成兩岸敵意「達到政府遷台以來的新高」,兩岸互相怨懟,「怎能樂觀認為戰爭不會發生」?
Well ! 總而言之,這幾年兩岸緊張情勢的升高,是因為蔡英文不該不接受「九二共識」、不該「站隊美國」、不該痛批習近平在香港的所作所為⋯⋯?
從以上李喜明的言論,讓我不免質疑:李喜明是爬不出深藍的醬缸?還是,掉入了中共的紅色認知陷阱?
難怪他會以一整章來描述「當中國成為東方不敗」,另一章則痛批「台灣的美國情結」。
讓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他引用美國歐巴馬總統時代一位曾在國防部亞太安全部門擔任「高級政務主管」的不具名官員的言論說:如果美國航母接近到中國大陸1500公里內,就有可能遭受中共反艦導彈飛彈的攻擊,美國會願意為台灣冒這樣的風險嗎?

廣告AD_打貓鵝肉亭
可笑的是,他引用的「證據」是中共退役空軍大校王湘穗「透露」:2020年8月中共試射有「航母殺手」之稱的東風21D和東風26B中程導彈,擊中數千公里外,西沙海域的移動靶船。
這位王湘穗與喬良合著的《超限戰》,曾被譏為中國現代版的「武俠小說」。如果他所透露的「訊息」可信,那麼金庸筆下的「降龍十八掌」毀滅美國航母就已綽綽有餘,何勞東風-21?
他叨叨絮絮的舉證「美國介入的戰爭似乎結局都不理想」,甚至認為「厭戰似乎成為近期美國領導者的共同心理」。這句話對照歐巴馬似乎還有點道理,這也是歐巴馬會被歸類為過於軟弱的美國總統,當初若不是他的軟弱,中國哪能在南海如此擴張?
然後,李喜明還撿出一條早已在美國被丟到戰略垃圾堆的「棄台論」來嚇唬台灣人,說什麼有美國學者認為:「台灣不是美國的優先利益」,所以我們若把台灣自身的安全,完全託付給美國,「確實是冒險的行為」!總而言之,他這些顯然已經背離現實的論述,讓我們看到了馬英九的名言:「美國不會來」,「首戰即終戰」。
說了半天後,李喜明推出了他所謂的「台灣防衛的新希望:整體防衛構想」。然後又花了一堆的篇幅來説教:什麼是「整體防衛構想」以及「不對稱思維」?
坦白說,只要是受過指參教育的軍官,有哪個不知道什麼是「整體防衛構想」或「不對稱思維」的?差別在於李喜明喜歡跩英文,而以前軍方就是直白的指稱「台灣防衛作戰構想」以及那句「以寡擊眾」、「以少勝多」的老話罷了。
在軍校,我比李喜明高一個年班,但是,我早在上尉低階,就已超前受完了指參教育。因此,我曾親聆前海軍中將葛敦華將軍和郝柏村上將,淺顯易懂的台灣防衛構想,以及所謂的「不對稱作戰思維」。

廣告AD: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所以國軍早在兩蔣時代,就已經想方設法地發展核子武器、飛彈、經國號戰鬥機⋯⋯。推動「佳山計劃」、台東志航基地以及蘇澳的潛艇基地,以及排除萬難,不計成本地從荷蘭購買兩艘潛艦。
這些前人的努力,難道不是基於「整體防衛」和「不對稱作戰」思維所進行的建軍成果嗎?難道非要用李喜明喜歡使用的洋名詞ODC才是「現代」的建軍思維?否則就是「傳統」的老把戲?李喜明也未免太自以爲是了吧?難怪他的那套ODC,飽受國軍高層的批評!
但是,對我個人而言,最難以接受的是他不贊成購建潛艦,也反對發展遠程飛彈。他所提出的「整體防衛構想」是主張非常非常的被動:




簡單的說;



坦白說,他的這套主張頗迎合老美的胃口。讓台灣成為美中軍事博弈上的「戰略誘餌」,讓解放軍有更多的機會登陸台灣,然後讓台灣的「國土防衛部隊」藉著城市巷戰、山岳游擊戰,演出一場兩岸華人廝殺的劇碼。最大程度消耗中國國力⋯⋯。然後,美軍再姍姍來遲地「割韭菜」。這樣子的結果,我們台灣人民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啊?

廣告AD:曙光天境
事實上,我認為李喜明除了有迎合美國之嫌外,他還有若干認知偏差:




最後,我要幫李喜明說出心底話:
台灣防衛的「新希望」與台灣的「勝算」就是讓蔡英文總統趕快任命李喜明為台灣的國防部長吧!否則的話,就像他在趙少康的節目上所說:「台灣最好趁早與中國大陸好好談談!」
看來小英總統沒讓他當國防部長,還真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呢!

廣告AD:2022創意漫畫家讀書會導讀計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