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治財經國際 » 政治 » 【鄧鴻源專欄】是該考慮徵兵制的時候了

【鄧鴻源專欄】是該考慮徵兵制的時候了

by 新視界 電子報A
根據最新的民調指出,有62.2%的民眾贊成「恢復徵兵舊制」、有21.2%不贊成。圖為教召訓練。(中時新聞網/資料照片)
鄧鴻源

鄧鴻源

文 : 鄧鴻源(台大物理博士,文化大學教授)

(編者: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根據《遠見雜誌》的民調指出,在8月中國大陸環台軍演時,讓台灣民眾對於「恢復徵兵舊制(至少延長至一年)」的議題又開始討論,其中有62.2%的民眾贊成「恢復徵兵舊制」、有21.2%不贊成。該份民調更調查了「若是兩岸開戰,民眾是否願意上戰場或讓家人上戰場?」結果竟有高達65.2%民眾不願意,只有約25.8%願意。此反映人性的自私與矛盾。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902000019-260407

可見徵兵制是台灣未來趨勢,畢竟當兵不僅可以保家衛國,更是促進個人品格成長不可或缺的人生過程,可以讓年輕人比較成熟懂事,此從以色列人身上可以看得很清楚。也只有實施帶有強迫性的施徵兵制,才有公平性可言,否則除非因家庭經濟理由,誰願意讓自己的子女去當兵?

以色列是全民皆兵制,高中畢業只要身心健康,無論男女,都要當兵兩到三年,退伍後才能唸大學或就業,人人以當兵為榮,因為沒有國,哪有家?沒人認為當兵會影響其學業與前途,也沒有影響其科技與經濟發展。當兵後年輕人的思想也比較成熟與懂事,做事也較積極與有責任感。https://youtu.be/NqVwA9Eo5Vk

以色列軍中就如同一所科技創新的學院,所以能發明許多世界上很先進的國防武器與裝備,如傑出的鐵穹防空網,曲射步槍與反無人機技術。這樣的創新發明能力,是他們從中小學教育就開始培養,在軍中的訓練更專業,讓他們退伍後可以創業。

為了強化當兵的神聖性,以色列老師與部隊長常帶領學生與軍人去參觀大屠殺紀念館與波蘭集中營,讓他們知道從軍意義為何,以及為何而戰與為誰而戰,畢竟只有先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所以他們年輕人樂於從軍,家長們也認為子女當兵是一種榮譽,逃兵或無法當兵是羞恥的。

他們政府也規定,只有先服完兵役,才能升學與就業,如果服役時有功,則退役後的優惠更多,這樣對年輕人與家長才有誘因。我們就是沒有這麼做,許多年輕人才不願意當兵,家長也不鼓勵子女去當兵。

尤其是,他們軍隊與學校沒有獨裁者銅像,沒有所謂國父迷思與個人崇拜,也沒有黨國不分的國歌與軍歌,更沒有政戰制度,軍隊確實做到國家化,沒有人有國家認同的問題,所以人人均以當兵為榮。

反觀我們,現在只有募兵制,沒有徵兵制,許多年輕人高中畢業後就迫不及待去念大學,之後繼續讀碩士或博士,畢業後如「媽寶」,凡事沒主見,也沒有責任感,通常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不是找不到工作,就是因為低薪而不想上班,這樣的年輕人有何前途可言

我們若要吸引年輕人當兵,軍中教育應該比照美國,讓軍隊徹底國家化,如不再唱國民黨黨歌冒充的國歌與黨化軍歌,應修改目前的國歌與軍歌,沒有偶像崇拜,並取消政戰制度,否則只會培養出像吳X懷與陳X寵等那樣沒有軍人武德的爛軍人。https://youtu.be/wJLCtM-kRtU

尤其是,老師與部隊長應常分別帶領學生與軍人去參觀228紀念館與人權紀念館,讓他們了解從軍的意義,知道為何而戰與為誰而戰,畢竟只有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否則買再多再好的武器,或實施徵兵制並延長服役時間,並沒有多大用處。https://youtu.be/fh_olJkeyzg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我們要效法瑞士與以色列,自立自強,落實軍隊國家化,平時要有憂患意識,隨時做好準備,寧可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絕不要像孬種的國民黨人,老是想靠外人幫他打戰。https://fb.watch/flHP_XmfC6/

您可能感興趣

發表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