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欄B » 楊聰財專欄 » 【楊聰財專欄】使用正確治療方式 治癒青春期情緒障礙

【楊聰財專欄】使用正確治療方式 治癒青春期情緒障礙

by 新視界 電子報A
楊聰財

楊聰財

文: 楊聰財(精神科專科醫師,社會心理學專家,醫學博士、副教授)

廣告AD:優瀚潛水器材配備

廣告AD:優瀚潛水器材配備

(編者: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5月22日媒體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青少年自殺死亡率十年內增加三倍,2020年每100位死亡的青少年中,就有五分之一是自殺死亡,令人憂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兒少心理健康更備受威脅;兒福聯盟調查發現,2021年三級警戒期間,逾半數兒少(54.7%)覺得孤單,四成三兒少有時感到難過,顯見兒童青少年在疫情期間容易出現負向情緒。

青春期真是一段難熬的歲月啊:出現轉大人的第二性徵(例如:出現月經),情緒系統(腦部的邊緣系統)特別強勢,導致情緒晴時多雲偶陣雨、捉摸難定,又很想向同儕看齊、希望有知心的小團體。我的精神醫療臨床工作30多年,特以此文章,使用某案例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要怎樣運用專業團隊,掌握生理、心理、環境等多面向,去協助個案可以在想破繭而出、華麗轉身的時段,給予陪伴與協助。

A、案例背景說明

女性,就診時17歲,是家中獨生女,父母親都在工作,都很忙碌。父親身體不好,常跑醫院看病,被告知有「體化症」,與生活工作壓力有關;母親則是容易失眠緊張,有神經質性格,被診斷為「廣泛性焦慮症」,持續在精神科診所就診。個案和母親比較親近,可以和媽媽可以談腦海裡的喜怒哀樂。

主訴情緒障礙開始時間:國小五年級,個子不高,剛出現第二性徵,三不五時被男同學霸凌,包括被取外號「胖兔子」,會偷偷哭泣;告訴母親,母親說:不要理那些臭男生就好了。

廣告AD_打貓鵝肉亭

廣告AD_打貓鵝肉亭

最開始的諮詢:開始接受心理諮詢是在15歲,國三,曾經接受三個月。當時主要壓力源,包括要會考、很怕同學問她考試成績,自覺臉上長痘痘很難看、羞於見人,生氣老師喜歡成績好的同學。
就診本單位時候主訴症狀:恐慌、社交焦慮退縮、無法上學;就診時就讀高一,之前是剛從某一護理學校讀了一年,覺得興趣不合而轉學考到私立高中。因為身心障礙、憂鬱、自殺企圖3次,總共轉了三個學校。
心理層面徵:
1、自認對於負面情緒是壓抑的,報喜不報憂,覺得身材矮小,自信心低。
2、因為父母親常表示工作很忙,身心不順,個案不敢隨意表達自己的情緒,唯恐雙親擔心。
3、人格評估上,呈現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畏懼性個性,甚至已經達到性格障礙的程度。
4、個案十分在意別人的意見和眼光。

B、治療過程與陪伴

個案在臨床上有憂鬱症、恐慌症、社交焦慮症、輕鬱症、畏懼型格障礙、懼學症、睡眠障礙等診斷。所以我們:

1、在藥物方面,提供了可以改善血清素運作的藥物(俗稱抗憂鬱藥物)、改善GABA運作的減輕焦慮恐慌的藥物、短期幫助睡眠的藥物。告知個案以及家屬,治療療程約一年,藥物使用務必按照醫囑,不要自己當醫師、隨便停藥,並且和個案與母親加成LINE友,可以在非門診時間保持聯繫。

2、個人心理處置部分:本團隊包括精神科專科醫師、護理師、心理師、心理專業背景的諮詢老師。經過評估,考慮如何逐步拆彈,應從降低個案的自卑感著手。治療的依據根本是採用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進行「超越自卑」的心理工程。

要進到自卑者的經驗感受中,來理解他們,首先我們需要認識何謂自尊(self-esteem)。自尊即一個人對自己擁有多少價值的主觀評價,也是個人對自己持有的信念,會影響個人對周遭環境的應對方式。擁有高自尊的人,傾向以接納、正向的角度,看待並理解外在的回應,因此會做出有助於社會的行為,且能從當中發現自己的價值;相對的,低自尊者,則是傾向以拒絕、否定的角度,接收外在所給的回應,因而無法信任社會和群體,傾向以離群索居,或做出暴力破壞等行為來自我保護。

廣告AD: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廣告AD: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低自尊者認為自己沒有價值、看不到自己值得被肯定處。在人際相處間,常出現以討好的方式來面對問題。而需要表現自己的時候,也總是不由自主的退縮、逃避,進而毀掉相當好的機會。他們非常善於『預防失敗』,例如好友相邀的聚會,明明可以自己做道菜餚,最後選擇以購買成品的方式替代(避免手藝成為別人的評判目標);可以舉辦大型演講,最後選擇十幾個人的小型分享會取代。預防失敗發展得更極端,則是將自己成功的機會親手毀掉的情形。例如即將有重要的面試,開始對自己的髮型、妝容、原本計畫的自我介紹,吹毛求疵。已做好的決定,總覺得哪裡還是不夠好,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調整,導致自己越來越慌張、面試遲到等後果。

2-1、所以治療師邀請個案先從建立起生活的好習慣,讓她可以自我訓練每天作息規律,睡眠時間:晚上10點30分到早上6點30分;一周運動3次,慢跑30分鐘,讓心跳跳到一分鐘130下;睡前訓練寫感恩/快樂日記(想不到快樂的時候就去幫媽媽做家事);每天練習腹式呼吸,一天4段時間,每段至少20次,以此穩定自律神經,減少恐慌發作。如此基本持續的狀況,讓她有「我也是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的信心。

2-2、鼓勵個案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學習課外的東西。因為個案希望以後可以讀師範大學,教導學生外語,所以她去報名參加日語補習,並且參加鑑定考試;一直到此篇文章出來,她已經考到一級水準,也提升她的學習動機與自信心。

2-3、因為個案有社交焦慮症和畏懼型人格特質,經過討論,建議她參加某教會的活動,進而融入某團契中。少女懷春,經過半年的參與,個案不但和人分享事情時不再臉紅耳赤、呼吸急促,也越來越有愉悅的笑容;並且認識一位很有好感的男大學生(就讀桃園某大學) ,每周末常見面互動。父母親原先擔心個案太早談戀愛,會影響功課學習;但是見到個案的學習成績逐漸進步,雙親也就不再高度監控,反而會邀請男大生到家中參與聚餐。

2-4、治療團隊也用文字寫下以下可以增加自信心的方法給個案,讓個案在進二步退一步的療癒過程中,身邊有提升自我正向心語的內容:
1)、遠離會傷及自尊的人事物。
2)、學著對人友善,替別人做一些小事。
3)、花一點時間整理自己的儀容,學著打扮自己。
4)、條列出自己的優點和成就,放在顯眼又安全的位置,可以時刻提醒自己。
5)、多做一些喜歡的事。
6)、保持居住空間乾淨舒適,也可以做些小裝飾。
7)、時刻提醒自己是個特別的人,雖然有些缺點,但是對自己要抱持正向想法。
8)、訂下小目標,並且是一定可以達成的目標,增加成就感。
9)、一步步完成一直拖著不做的事情。
10)、多和關係好的家人朋友聚在一起。

廣告AD: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廣告AD: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C、結語:治療改善進行式

這位個案自開始治療至今,已經經過一年半,目前要接受新的挑戰:升大學的學測。現在她會說:我懂得要面對、接受、處理、然後放下,雖然還是有情緒不穩定的時候,但是會覺得像退燒的過程,身心狀況越來越有心理韌性!桌前也放著狄更斯小說《雙城記》的名言:「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壞的時代;那是智慧的時代,那是愚蠢的時代;那是信任的時代,那是懷疑的時代;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之春,那是絕望之冬;我們應有盡有,我們一無所有;我們直奔天堂,我們直奔地獄……」。她自許要自黑暗中向陽光奔去,築夢踏實!

=參考資料

1、https://www.children.org.tw/news/news_detail/2749,
2、https://blossommedical.org/low-selfesteem/@
3、https://chenweijen.blogspot.com/2017/02/blog-post.html@
4、https://helloyishi.com.tw/mental-health/other-mental-health-issues/inferiority-complex/@

廣告AD:第23屆漫筆獎比賽111.6.21起開麥啦(活動截止111.8.31)

廣告AD:第23屆漫筆獎比賽111.6.21起開麥啦(活動截止111.8.31)

您可能感興趣

發表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