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教影藝 » 文化 » 陳昆乾校長回顧金門棒球發展史

陳昆乾校長回顧金門棒球發展史

by 松維 鄭
美軍駐台軍事顧問團團長戚列拉贈送金城國小少年棒球器材。(方舟書屋相簿)

(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1969年台中市金龍少棒隊獲得世界冠軍,帶著一批球具前往金門,贈送給金城國小,這是金門第一套球具;同年9月29日金沙國小少棒隊正式成立,選出30名學生進行訓練,球具由校友捐贈,成為金門的一支棒球隊。1967年,年僅28歲的陳昆乾,業經金門縣政府正式核派,接任金城莒光國校校長,在布達正式接受大印後,寫下金門縣教育界最年輕的校長紀錄,躬逢其盛,陳校長見證了金門少棒篳路藍縷的過程,娓娓道出金門棒球的發展史……。

陳昆乾校長說,民國58-59年期間金門地區掀起棒球熱潮,到處都可以看到玩棒球的人潮,有些小朋友發揮創意,自己用紙摺成手套,隨手撿起樹幹或一般棍棒,就可以玩的不亦樂乎。學校有金城國小、金湖國小、金沙國小三所國小率先發展棒球運動,積極尋覓棒球人才協助學校訓練選手,昂貴的球具等器材,則由家長會或是校友們來提供。

陳昆乾校長(右二)與金城國小全校師生歡迎美軍駐台軍事顧問團到訪。(方舟書屋相簿)

陳昆乾校長(右二)與金城國小全校師生歡迎美軍駐台軍事顧問團到訪。(方舟書屋相簿)

陳校長指出,在他的四處奔忙推動下,成立了金城少棒隊,在當時因缺乏經費、物資不足,製作隊服的布料竟是來自美援物資的麵粉袋,再商請學校李清課老師負責設計和裁剪,並由學校教職員,利用課餘時間義務完成縫製,城小的球員們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麵粉袋球衣,穿起來備感溫暖與感激。1970年年底,美軍駐台司令部派員專程飛往金門,贈送金城少棒隊標準球具一套,小球員們看到後興奮不已。

陳昆乾校長(圖中)陪同顧問團打扮球員擔任打擊手的上場服裝。(方舟書屋相簿)

陳昆乾校長(圖中)陪同顧問團打扮球員擔任打擊手的上場服裝。(方舟書屋相簿)

金門棒球史上第一場非正式的棒球比賽,於1969年10月31日下午兩點,在現今的金門棒球場由金城國小少棒隊,分成紅、藍兩隊對戰,展開金門棒球史的序幕。陳校長強調,雖然是非正式的比賽,但是仍然出現千人觀賽盛況,包括縣長閆修篆、救國團秘書李金塔、中央社駐金特派員郭堯齡、金中校長戴華以及他本人都到現場見證歷史性的一幕。

1969年金門少棒開打,寫下金門棒球史第一頁。(方舟書屋相簿)

1969年金門少棒開打,寫下金門棒球史第一頁。(方舟書屋相簿)

陳昆乾校長表示,第一屆金門少棒隊由金湖國小太武少棒隊與金城國小少棒隊成員為主,再徵召其他學校球員組成聯隊,統一集中訓練,訓練場地則位於金門高中前的簡陋棒球場;當時訓練團隊採取的是軍事化的紀律管理,早上起床要疊豆腐棉被,晚上除了晚自習,體能訓練,結束前,教練老師還要精神講話。只要是隊伍出發一定是步伐整齊,精神抖擻,沿路答數、高唱愛國歌曲、軍歌。

金門棒球場整建重新啟用,邀請陳昆乾校長在棒球上簽名留念。(方舟書屋相簿)

金門棒球場整建重新啟用,邀請陳昆乾校長在棒球上簽名留念。(方舟書屋相簿)

棒球選手翁豐堉、蔡俊傑在所撰的《金門棒球發展歷史及策略之研究》提到,早期金門地區運動發展受限於地域關係,熱衷棒球運動,另一方面受到臺灣本島棒球風氣蓬勃發展影響,棒球運動也順勢地在金門離島地區開始發展。如能以紮根的方式進行,並且求得政府及民間企業的支持,亦可將過去曾為金門棒球隊的隊員、教練喚回,以在地培養在地的落實,相信未來金門可在棒球界再創新史。

您可能感興趣

發表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