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治財經國際 » 政治 » 【鄧鴻源專欄】看看英勇的趙子龍 想想孬種的退將們

【鄧鴻源專欄】看看英勇的趙子龍 想想孬種的退將們

by 新視界 電子報A
台南市佳里區子龍廟庭所雕塑的趙子龍救幼主像相當傳神。(中時新聞網∕陳炎生攝)
鄧鴻源

鄧鴻源

文 : 鄧鴻源(台大物理博士,文化大學教授)

廣告AD:優瀚潛水器材配備

廣告AD:優瀚潛水器材配備

(編者: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眾所周知,關羽忠義勇武,名滿天下,到處都有他的廟宇,唯一缺點是太驕傲了。而與關羽一樣忠肝義膽,卻不驕傲的趙雲,為何少見他的廟宇,可能是他常與主公唱反調,如劉備奪取益州後,趙勸他不要強取民眾的房舍與田產;關羽被殺後,趙主張伐魏不伐吳,因此不受劉備所喜。https://kknews.cc/zh-tw/history/lmvk5gb.html

位於臺灣臺南市佳里區子龍里有座子龍廟玉勅永昌宮,又稱佳里永昌宮,主祀趙聖輔天帝君,為奉祀三國蜀漢名將常山趙子龍(趙雲)的臺灣首廟。該廟最醒目的標的即是趙子龍騎馬挺槍、懷抱蜀漢幼主劉禪的塑像。每年農曆二月十六日為趙子龍的聖誕。https://youtu.be/YNdOAi0kGFI

趙雲,字子龍,後漢末年常山真定人(今屬河北正定),是三國時期智勇雙全的的猛將之一。據三國志記載,趙雲約出生於公元168年左右,那麼長坂之戰應該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他當時年齡約40,出戰穿著常是白袍銀甲,白馬銀槍。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20405000019-262107

趙雲的槍法學自三國時期武術名家童淵。童淵本來只收徒兩人,一是「宛城侯」張綉,二是西川大都督張任,兩人學了他的「百鳥朝凰槍」,闖出了極高的名望。童淵晚年隱居深山,後經趙雲求拜,於是收趙雲為關門弟子。誰也不知道,趙雲藝成下山後,自創了一套「七探蛇盤槍」。

廣告AD: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廣告AD: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年少時奔向公孫瓚陣營的趙雲,自詡「要投奔仁政之所在」,足顯日後勸諫劉備將田宅歸與益州百姓的仁心。他初戰成名於公孫贊與袁紹的戰役,當袁大將文醜追殺公孫贊時,趙雲單槍匹馬殺退文醜救主。

赤膽忠誠的趙雲,後來協助劉備平定荊州、收攏益州民心,並在漢水之戰用計大敗曹軍,得到劉備讚嘆:「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因此得到「虎威將軍」的封號。他於長坂坡一役展現捨身救主的勇氣,以致《三國演義》對趙雲的英勇讚嘆不已。

建安十三年,曹操親自率兵南下攻打荊州,劉備與數萬名自願追隨的百姓出逃,一大隊人馬如何走得快?因此很快地被曹軍追上,劉備隨即拋妻棄子,頭也不回地帶著輕騎向南奔走,其孬種一如劉邦。

建安是漢獻帝的年號,一共被使用了二十五年。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是建安年代的中間點,也是漢末三國的轉捩點。這一年,曹操確立了對北方的統治權,開始南侵,一統天下,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駐守在荊州兵力比較薄弱的劉備部隊。

廣告AD_打貓鵝肉亭

廣告AD_打貓鵝肉亭

劉備自知力不如人,先走為上策,一群民眾跟隨逃難,兒子劉禪與兩位夫人在逃竄的人群之中失蹤。後有人來報,說趙雲向北投奔曹操,張飛氣得七竅生煙,劉備則不信邪地說:「子龍不會棄我而去。」

果然趙子龍是信義之士,且一身是膽,在當陽長坂坡血戰百萬曹軍,三進三出,救出劉備子阿斗與甘夫人,因《三國志》描述他「(趙)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lA9Fyxp8w8

而這關於趙雲的寥寥數字,在《三國演義》四十一回中卻擴張為「趙子龍單騎救主」,趙子龍手持長槍與搶自曹將手中的青釭寶劍,將幼主阿斗抱護在懷,綽槍上馬,四處衝殺,殺死曹營將領50餘員,血染征袍透甲紅,不愧時人稱常山趙子龍。

最後趙雲帶著小公子劉禪回到劉備身邊,劉備卻二話不說,立刻拋掉兒子,趙子龍慌忙接住並問主公為何,劉備說,兒子害他差點損失一員大將,趙因此感激涕零。劉備真的很會做人,所以能贏得民心。

廣告AD: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廣告AD: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長坂坡一役後,曹操對趙雲的評價不遜於關羽,因為他看到趙子龍三進三出,一身是膽,武藝超群,一向愛才的他,原本只是想活捉他為己所用,所以特別下令禁止弓箭手暗算他,讓趙雲得以全身而退。https://youtu.be/D2-a7qqLnJg

趙雲一片赤膽忠心護主,戰功彪炳,有如近代孫立人將軍,真正具有軍人武德,如今的許多國民黨退將有嗎?這些退將與獨裁者狼狽為奸,藐視民主總統,退役後劣根性不改,寧與敵人勾結,也不效忠供養他們的納稅人,比不上趙雲的一根汗毛。

趙雲武功蓋世如同關羽,卻沒有關羽的傲氣,不拉幫結派,也不好色,只忠於漢朝。如今若尚在,趙必如同于北辰,只效忠以民主方式選出的總統,不再崇拜獨裁者,哪像國民黨的退將,寧願效忠中國的獨裁者,也不願意效忠台灣的民主總統,一看中國表面強大,就爭相下跪投降。

當關羽因大意失荊州而戰死時,趙雲曾勸劉備不要伐吳,以免讓曹操漁翁得利,劉備不聽,結果被東吳所敗,因此而亡。之後趙雲協助孔明北伐,由於馬謖失街亭而戰敗,但是趙雲斷後,全軍損失不大。建興七年(229年),趙雲因病逝世,劉禪追諡他為順平侯,生而為英,死而為靈。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趙雲生於亂世,不因劉備弱小而背棄,匹馬單槍英勇挑戰曹操的百萬大軍,不愧人中之龍。希望台灣軍人要以趙雲為楷模,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不要如同兩蔣與退將的孬種。

廣告AD:2022創意漫畫家讀書會導讀計畫表

廣告AD:2022創意漫畫家讀書會導讀計畫表

您可能感興趣

發表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