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教影藝 » 文化 » 【鄧鴻源專欄】文學如果脫離群眾與鄉土就不是真文學

【鄧鴻源專欄】文學如果脫離群眾與鄉土就不是真文學

by 新視界 電子報A
被稱作「鄉愁詩人」的已故詩人余光中,不免與台灣的鄉土派文人發生衝突。(bbc News)
鄧鴻源

鄧鴻源


文 : 鄧鴻源(台大物理博士,文化大學教授)

廣告AD: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廣告AD: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編者: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日前李筱峰教授的「當作家有那麼重要嗎?」一文,不禁讓我想起詩人余光中。https://www.spwindnews.com/archives/25923

五年前,余光中走了,高雄市長陳菊說:「大家對他的思念像鐵軌一樣長」,真的是如此嗎?要是説像鐡軌一樣冷硬,我倒比較相信。

當年很有文學素養的台大數學系教授唐文標,因為余光中警告當時文壇「唐文標是左傾」作家,導致他的東西再也上不了文藝雜誌。最慘的是鄉土作家陳映真,也被人密告有「傾共」之嫌,導致牢獄之災。

唐文標在香港完成中學學業,隨後進入香港新亞書院外文系就讀,1956年移民美國,1967年他獲伊利諾大學的數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沙加緬度分校,1972年他來台擔任台大數學系教授。

廣告AD: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廣告AD: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1973年,他先後在《文季季刊》及《中外文學》發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人—論傳統詩與現代詩〉、〈詩的沒落—台港新詩的歷史批判〉、〈僵化的現代詩〉等3篇文章,強調詩的健康特質,並認為詩有別具一格的美好言語,應該對社會引起正面作用,他更批判周夢蝶、葉珊與余光中等人的作品是對現實的逃避。

不久,余光中發表〈詩人何罪〉加以反駁,批評唐文標的思想危險:「滿口『人民』、『民眾』的人,往往是一腦子的獨裁思想。文化大革命只革古典文化的命,而『僵』文作者妄想一筆勾銷古典與現代。這樣幼稚而武斷的左傾文學觀,對於今日某些讀者,也許尚有迷惑的作用」,並威脅《現代文學》發行者白先勇與姚一葦,不得再發表任何唐文標的作品。

記得當年青少年時期的我,看的都是傾向國民黨的作家,余光中是其中之一。耳聞他大名,當年特地去買了一本所謂《當代十大詩人》的詩集,屢次想看懂他的詩,成為當時有「高雅」文學素養的讀者之一,卻因其作品大都晦澀難懂,別人很難體會其心境,所以後來就將它束之高閣。

廣告AD:打貓鵝肉亭

廣告AD:打貓鵝肉亭

那時我已經大學畢業,對文學也頗有些研究,尚且都看不懂,何況他人?筆者現在想想,唐文標所言不無道理,余光中所寫的詩,除了懷念中國故土之類的無病呻吟外,對台灣社會沒有連結,逃避現實,或許可能擔心國民黨的文字獄,以致寫一堆可能自己也不太明白的「詩」,如果連自己都在說夢話,別人又怎麼看得懂?

余光中的故國情懷是中國,而我所知的祖國情懷是—台灣鄉間的水牛與白鷺鷥、柑仔店賣棒棒糖的阿婆、巷口賣烤番薯的老伯、隨時可以釣魚與游泳的淡水河,以及它旁邊的觀音山、還有淡水、三峽與九份等台灣老街的風土人情,以致我怎麼樣也無法融入其偉大的「故國情懷」。

遺憾的是,歌手羅大佑居然幫他的〈鄉愁四韻〉譜曲如下 :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那酒一樣的長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那血一樣的海棠紅
那沸血的燒痛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

羅大佑是道地的台灣人,幫余譜曲只是引起在台灣的「大陸」老兵的鄉愁,成為被中共拿來利用作為統戰台灣的歌曲,對台灣人有何意義?需知,老兵之所以能返鄉,民進黨人的幫助很大,因為他們看不慣兩蔣與其眾高官那麼沒有人性,自己全家能來台灣,而老兵為何都只能孤單一人來台?

廣告AD:曙光天境

廣告AD:曙光天境

平心而論,現代新詩理應比中國古詩更淺顯易懂才對,如胡適與徐志摩詩,不僅言簡意賅,而且意味雋永,令人回味無窮。但是余光中的詩,通常沒有這些特色,有些甚至抽象到故弄玄虛,比文言文還難懂!可能因為難懂,所以當時國民黨的一些低能特務,也找不出其中有何毛病!只能幼稚到抹紅人家的名字,如英文老師柯旗化,因其名字被懷疑有「叛國」之嫌!

可能因兩蔣任內,大興文字獄,許多人常因作品言論「不當」而獲罪,所以余光中從不寫一些暗諷國民黨貪汙腐敗的作品,以免遭受無妄之災,這也罷了,他卻倡言「狼來了」,打擊反映社會現實面的鄉土文學,而認為自己作品才是「台灣文學」!李敖曾說他「過去反共,現在跑回中國大陸到處招搖」,似乎不無道理。

余光中的新詩曾被中國前總理溫家寶拿來改編。2003年,溫家寶訪美會見紐約的華僑時說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是最大的國殤,最大的鄉愁」,並明言「只要有一線希望,不會放棄和平統一」。可見他的詩已經成為中共統戰台灣的樣板,那麼到底誰才是「狼來了」?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2440166

誠如唐文標所說:「世界是向前走的,我們應勇於投入社會,為弱勢族群代言,為了使人不再壓迫人,為了使世界走向平等與正義,為了使人成為人。」實乃一針見血。遺憾的是,當年的一些新詩詩人,似乎都把自己鎖在小圈圈裡「相互取暖」,寫一堆超現實或被中國利用來統戰台灣的所謂文學,自以為是現代「詩人」作家,其實是自絕於台灣社會廣大群眾的文人。

余光中曾說,他自己右手能寫詩,左手能寫散文。其實他充其量只是個作家而已。他寫的詩能與胡適或徐志摩相比嗎?他寫的散文能與陳之藩相提並論嗎?他的詩文有為許多被壓迫的台灣人與老兵代言嗎?他的詩有真實性嗎?如其《鄉愁》一詩中有「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可是1949年他父母明明帶他一起來台灣,他怎麼會這麼說呢?是否為賦新詞強說愁?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4%BD%99%E5%85%89%E4%B8%AD

更令人驚奇的是,余光中自稱當年進入金陵大學是透過關係入學的,可能因他父親余超英擔任國民黨的高官,後來順利轉學廈門大學,來台灣後又順利轉入台大外文系,與國民黨其他高官一樣享受特權!

平心而論,文學不應該只是怡情養性與抒發情感之類,也要有為社會正義代言的使命感。文學可以超現實,卻不能脫離現實,它所創造的世界儘管有時是理想的,卻不能不有現實世界的真實性,更重要的是要淺顯易懂,最好讓人有想像的空間,因為許多諾貝爾文學獎作品都是如此。

總之,文學如果脫離群眾與鄉土,就不是真文學。真文學不僅應根植於土地與群眾,為廣大民眾代言,且應淺顯易懂,能讓一般人產生共鳴,如杜甫與王拓等人的作品。余光中只是作家,但是文學家嗎?

廣告ad 優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料庫

廣告ad 優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料庫

您可能感興趣

1 留言

E Penn 2022/06/27 - 上午 10:42

余光中就是國民黨硬捧出來的「中國國寶」。 他是文學泰斗,一輩子在台灣是最有份量的文學人士,他有自居是文學天才,馬英九不也捧著余光中不放,所以余光中也回報馬英九是聖君,國民黨實在是肉麻當有趣,跟中共黨一個樣,中國人的文化就是如此吧?!

回覆

發表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