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教影藝 » 教育 » 【翁達瑞專欄】美國大學有比台灣好嗎?

【翁達瑞專欄】美國大學有比台灣好嗎?

by 新視界 電子報A
美國大學有比台灣好嗎?
翁達瑞FB

翁達瑞FB

文:翁達瑞 (美國大學教授)

廣告AD: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廣告AD: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編者: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我在美國取得碩博士學位,又在北美任教將近三十年,換過六所背景差異懸殊的大學,但我從未比較過台、美的教育體制。
美國的大學教育有比台灣好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分享一個初到美國的文化震撼。
當年到美國讀碩士,我發現美國小孩不聽話會被父母「禁足」,放學後要待在家裡,不能有任何玩樂時間,也不准有朋友來訪。
我小時也很皮,常被父母懲罰。好笑的是,我父母不會把我禁足,但會威脅要趕我出去,不讓我繼續住在家裡。
廣告AD: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廣告AD: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父母對小孩的懲罰是「教育」的一部份,但台美兩地的父母懲罰方式剛好相反:台灣的父母要把小孩趕出門,不准他們回家;美國父母卻把小孩留在家中,不准他們出門。
父母懲罰子女的方式屬文化的一部份;台美兩地的父母行為差異也有很好的文化解釋。
父母教養子女的目標,就是提高他們的成功勝算。這可稱為教育「內涵」,不會有文化的差距。父母教養小孩的手法可稱為教育「表象」,會隨著文化不同而有差異。
教育內涵無文化差異很容易理解,天下父母總希望子女出人頭地。文化不同會造成出人頭地的條件差異,因此教育表象會隨文化不同而有差異。
廣告AD:打貓鵝肉亭

廣告AD:打貓鵝肉亭

美國是「個人主義」社會,個人的獨立與自由是主流價值。父母懲罰不聽話的小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禁足,剝奪他們的獨立與自由。
台灣是「集體主義」社會,強調個人的家族認同。父母懲罰不聽話的小孩,就是威脅把他們趕出門,剝奪他們的家庭歸屬。
要在個人主義的社會出人頭地,小孩要有主見、能獨立思考,有創造力,樂於競爭、甚至勇於挑戰權威。這些都是美式教育的重要元素。
要在集體主義的社會出人頭地,小孩要遵守規矩,願意接受指揮、樂於與人合作,具團隊精神,習慣服從權威。這些也都是台式教育的重要元素。
簡單講,因為文化的差異,小孩出人頭地的條件不同。為了增加小孩成功的勝算,教育體制的設計就是為了培養小孩的「關鍵技能」。如果關鍵技能不同,教育體制的設計就會不一樣。
根據這樣的邏輯,美國的大學是否有比台灣好,根本無從比較。只要符合當地民情文化,能增加小孩出人頭地的勝算,就是好的教育體制。
教育體制無優劣之分,跨國比較意義不大。這是我在北美學界多年,但從不比較兩國大學優劣的原因。
廣告ad 優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料庫

廣告ad 優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料庫

您可能感興趣

發表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