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教影藝 » 教育 » 【翁達瑞專欄】美國名校沒救了嗎?

【翁達瑞專欄】美國名校沒救了嗎?

by 新視界 電子報A
天下雜誌專欄標題:「美國老闆不再愛用名校畢業生?」
翁達瑞FB

翁達瑞FB

文:翁達瑞 (美國大學教授)
廣告AD:打貓鵝肉亭

廣告AD:打貓鵝肉亭

(編者: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這期的天下雜誌有篇專欄,標題是:「美國老闆不再愛用名校畢業生?」評論還有副標題:「名校已經沒救⋯⋯?」
這篇評論的標題給我的感覺,就是世界已經改變。過去企業趨之若鶩的名校畢業生,從此不再吃香。美國的高等教育即將有巨變發生。
我投身北美學界超過三十年,任教的學校包括私立名校與公立大學,但我並未看到天下這篇評論描述的現象。相反的,名校的學費逐年飆漲,但入學競爭反而更加激烈,理由是畢業生的就業前景看好。
新冠肺炎爆發前一年,美國長春藤聯盟的錄取率創歷史新低。八校平均值7.3%:最高康乃爾10.9%,最低哈佛4.9%。(如附圖)
美國長春藤聯盟的錄取率創歷史新低。

美國長春藤聯盟的錄取率創歷史新低。

接著兩年,哈佛的錄取率再創新低,2021降到3.43%,2022又降到3.19(如附圖)。換言之,每百位申請哈佛的高中生,確定有96位落榜。這些落榜者絕非泛泛之輩,因為名校的申請手續繁複,還要收取申請費。
哈佛的錄取率再創新低,2021降到3.43%,2022又降到3.19。

哈佛的錄取率再創新低,2021降到3.43%,2022又降到3.19。

對取得哈佛入學許可的家庭而言,送小孩進名校就讀是個沈重的財務負擔。
哈佛2021-22學年的學費51143美金(如附圖),加住宿和書籍費,總計78028美金。若四年順利畢業,哈佛學位的成本是312112美金,超過台幣九百萬,而且是稅後所得。
哈佛2021 22學年的學費51143美金,加住宿和書籍費,總計78028美金。

哈佛2021 22學年的學費51143美金,加住宿和書籍費,總計78028美金。

名校難進去,進去後又要花大錢,為何家長仍千方百計,要把小孩送進名校呢?答案就是畢業後容易找工作,主要有三個理由:

入學競爭篩選優質學生

名校的聲譽吸引全美最優秀的高中生,加上激烈的入學審核競爭,能進入名校的高中生素質,皆屬人中龍鳳的等級。

控管教育品質維護校譽

名校的校譽來自畢業生的優秀表現。為維護得之不易的校譽,名校要提供一流的教育品質,更要淘汰入學審核的漏網之魚。因為這樣的品質控管,名校畢業的學生的資質與訓練兩者皆好。

不是英雄不上梁山效應

名校學位涉及龐大的時間與金錢投資。資質不好或個性懶散的高中生不會申請名校,因為就算能順利畢業,他們也無法回收學位的投資。換句話說,只有資質佳與個性積極的高中生才會申請名校。
經過上述三道篩選程序的名校畢業生,是就業市場的稀有商品,當然企業爭相聘用。名校的學費飆高,但入學錄取率續降,就是因為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好。
上述三道篩選程序在就業市場的效應,經過許多學術研究的應證。就我所知,名校在就業市場扮演的人才篩選功能並未改變。既然如此,為何美國老闆不再愛用名校畢業生?
為一探究竟,我讀完天下的這篇評論。令人驚訝的是,這篇評論並沒有提供任何實質證據,不論是就業市場的資料統計,或企業主管的調查結果。
這篇評論的根據只是華爾街日報的一篇讀者投書,作者不是一般主管,也不在一般企業任職,而是一份保守刊物的總編輯。(如附圖)
這篇評論的根據只是華爾街日報的一篇讀者投書,作者只是一份保守刊物的總編輯。

這篇評論的根據只是華爾街日報的一篇讀者投書,作者只是一份保守刊物的總編輯。

天下雜誌把保守刊物總編輯的個人意見,放大為就業市場的大趨勢,甚至懷疑名校已經沒救。
若要說媒體「以偏概全」,天下這篇評論應是當中的極致。天下要「以偏概全」也不是不可以,但要慎選題材。
多年前,我的領域有位期刊編輯說過,他不接受「特例」的研究,除非真的很特殊。我記得他拿「豬」當例子:若研究樣本只有一隻豬,最好是隻會說人話的豬。
天下可以唱衰美國名校,但不能拿特例當證據。真要拿一隻豬做文章,最好是隻會說人話的豬。問題是,保守刊物的主編不是會說人話的豬。
廣告ad 優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料庫

廣告ad 優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料庫

您可能感興趣

發表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