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警政司法社會民生 » 社會民生 » 生活 » 【楊崇隆專欄】我確診了 我居家隔離與自主健康管理的經歷

【楊崇隆專欄】我確診了 我居家隔離與自主健康管理的經歷

by 新視界 電子報A
我確診了 我居家隔離與自主健康管理的經歷(youtube)
楊崇隆

楊崇隆

文:楊崇隆(政治大學財稅系畢業,出生於彰化縣竹塘鄉,在台北成長)

廣告AD: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廣告AD: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編者: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COVID-19的Omicorn病毒來勢洶洶,肆虐台灣,許多民眾在無聲無息中染疫,雖然絕大多數都是無症狀或輕症,但是對日常生活還是產生極大影響。對於那些染疫亡故的國人,在此表達最深的不忍與哀悼!

在這場Omicorn病毒肆虐下,我也無法倖免,確診了!幸運的只是輕症,經過20幾天的隔離與自主健康管理,似已恢復正常,但是否會留下後遺症,則尚待進一步觀察。

5月6日傍晚我出現症狀,7日快篩陰性,認為是感冒,去看了耳鼻喉科,症狀減輕。但到了5月10日鼻咽部開始疼痛,痰也增多,11日下午疼得更是厲害,我太太也出現喉嚨不舒服的症狀。於是我又做了快篩,結果沒讓人意外,很快出現兩條線,陽性。當晚,二人去北醫急診做PCR採檢,結果當然毫無疑問,確診!

5月12日開始7+7的居家隔離與自主健康管理,好在我從6日那天出現症狀後,除了去耳鼻喉科,及兩次出去買餐,都未曾有長時間外出,對他人應該不會造成什麼影響。這段期間也正是台灣發生快篩、PCR檢測與隔離書表之亂的時候,下面是我親身經歷或觀察所得。

廣告AD: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廣告AD: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其一,快篩試劑實名制遭到在野黨強烈攻擊,過分強調買不到,反而造成民眾的恐慌。但民眾大排長龍買不到,應該只是初期現象,我太太在隔離前去買,基本上都買得到,當然可能需要花一點時間排隊。

其二,我跟太太5月11日晚上去北醫急診做PCR檢測,並沒有出現大排長龍的現象。我們從排隊、問診、採檢、拿藥,前後大概花了一個多小時,不會比平常上大醫院門診所費的時間多。報導指出很多醫院發生大排長龍的情況,應是一開始未做好分流所致。

其三,我5月7日快篩陰性,可能是病毒還不多,或採檢不夠深,或偽陰性所致。當時正處確診數快速飆升期,防疫政策自應視疫情變化彈性調整,但某些地方首長總愛標新立異,提出諸如「以篩代隔」、「快篩陽性即視為確診」、「確診即給藥」等,說是超前部署,其實只是徒增指揮中心的困擾。全國二十幾個縣市,如果只那少數幾個總是一昧對抗,自身執行成果卻不盡理想,指揮中心當然不可能隨之起舞。

其四,醫院通知確診,我們即主動上去「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填報資料,關懷中心也很快來電關心,與我們同住的女兒的匡列隔離通知也很快收到。但我跟太太的居隔通知卻遲遲未收到,其間多次去電衛生單位查詢,總是再問一次詳細資後,說會再協助通報。結果我太太是在自主健康管理結束前四天收到,我則是結束當天才收到。但我有個住基隆也確診的姪女,她是在確診後隔二天就收到。差異如此大的行政效率,我不知是中央或地方哪個環節出問題。後來我看了我的居家隔離通知書,填發單位是「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廣告AD:打貓鵝肉亭

廣告AD:打貓鵝肉亭

最後,我要忠告的是,確診是關係健康的大事。雖然Omicorn病毒感染大多數為無症狀或輕症,但沒人可以確保不會轉為重症或死亡,或不會有任何後遺症。到現在我還會有乾咳、偶爾有痰、容易疲累等症狀,造成生活上的不少困擾。另有一些人為了保險理賠,刻意要去染疫,這是以自己健康去換金錢,真值得嗎?

還有部分人蓄意曲解「群體免疫」,說什麼「台灣為什麼有這麼多公衛專家灌輸大家群體免疫?台灣為什麼會鼓勵大家趕快得到這個病?」有嗎?當然沒有!這樣的指控恐是別有居心!

廣告AD:2022荷爾蒙研討會DM

廣告AD:2022荷爾蒙研討會DM

您可能感興趣

發表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