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訪論談 » 讀者投書 » 陳龍禧專欄 » 【陳龍禧專欄】黃瑩寫歌傳頌愛國心承繼榮耀衛家邦

【陳龍禧專欄】黃瑩寫歌傳頌愛國心承繼榮耀衛家邦

by phoenix
飽讀詩書勤修樂藝的黃瑩老師
陳龍禧

陳龍禧

文 / 陳龍禧(資深媒體人,文化大眾傳播系畢業,旅居美國鳳凰城)

廣告AD: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廣告AD: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我讀文化大傳系的「廣播節目製作」教授黃瑩,今過90上壽生日,仍耳聰目明健步如飛,真是可喜可賀。老師向來以聰慧異人,琅琅成誦文采斐然,聞名於華人歌詞界。其作品優美婉麗、歌詞意味深遠,在愛樂者中向來都博得好評。就我這位學生所知,黃瑩教授在中華民國臺灣「軍歌教父」的作詞地位,無比祟高;在合唱、流行歌曲及兒歌的作詞成就,也是令人欽佩。

臺灣軍歌教黃瑩寫「夜襲」時的年輕教官模樣

臺灣軍歌教黃瑩寫「夜襲」時的年輕教官模樣

在臺灣音樂及演藝界,提起黃瑩,知者都是讚賞有加。他是為省學費聯考考入政工幹校(今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音樂系第6期畢業,後來為了創作歌詞再讀淡江大學中文系學士;文詞功力頂尖,普受好口碑,一生歌詞創作無數,早期創作的軍歌《夜襲》、《我有一枝槍》、《英雄好漢在一班》,在軍中每個角落都聽得見,對服過兵役的人來說,增添了退伍後不少回憶。

黃瑩在花漾南瀛記者會致詞

黃瑩在花漾南瀛記者會致詞

黃瑩名聞遐邇的作品,除了軍歌外,還有電視節目「大陸(中國)尋奇」主題曲,讚賞合歡山美景的合唱歌曲《山旅之歌》組曲;十個樂章合唱曲《佳節的祝福》以及童謠和流行音樂。黃瑩創作歌詞,字句充滿古典詩詞的審美意境,一點都不馬虎,他說「要讓唱的人順口,聽的人順耳;一首歌詞,既要簡潔有力,又講究起承轉合,字用的少而意思周延,即便是雄壯的軍歌,仍要做到文雅的白話,通俗的文言。」

黃瑩參加文化大傳系在臺北101的85樓同學會

黃瑩參加文化大傳系在臺北101的85樓同學會

軍中歷年來有許多經典軍歌傳唱,歌詞內容因不同歷史背景有點不同,黃瑩表示,軍歌對於鼓舞精神士氣、凝聚團結向心、堅定作戰意志等,具有重大影響與意義。因為深切瞭解國軍建軍歷史與歌曲時代意涵,他所寫的軍歌在推廣國軍樂教工作,更是以提昇官兵文化內涵,並進而厚植精神戰力為目標。

文化大眾傳播系的學生對黃瑩相當尊敬每次聚會都請老師參加

文化大眾傳播系的學生對黃瑩相當尊敬每次聚會都請老師參加

2013年臺灣推廣軍歌及部隊競賽指定曲《千秋大愛》,是黃瑩的作品,歌詞以鏗鏘有力的意境,強化官兵傳承先賢前輩與保國衛民之重任,展現國軍塑建固若磐石國防武力,成為堅固國防堡壘之毅力與信心。這首歌,曲調陽光明亮,令人感受喜悅與希望,全曲流暢,充滿了向前邁進的渴望,是一首同時適合部隊行進與停止演唱的軍歌,歌詞不僅描寫出自由晴空欣欣向榮,也彩繪著國軍的雄偉氣勢及國家的民主自由。

音樂家齊聚,左起黃瑩、林聲翕、趙琴、韋瀚章及黃友棣。(黃瑩提供)

音樂家齊聚,左起黃瑩、林聲翕、趙琴、韋瀚章及黃友棣。(黃瑩提供)

軍歌具有琅琅上口、旋律簡單等特性。透過軍歌演唱最能夠振奮、凝聚官兵士氣,展現部隊的精神戰力。有許多著名歌曲在戰時發揮激勵軍民愛國情操,具有團結全民向心之效。黃瑩列舉他作詞師父韋瀚章:對日抗戰,全國軍民不僅走過艱困的抗戰歷程,當時師父所創作的《旗正飄飄》、《抗敵歌》、《白雲故鄉》等歌曲,有效凝聚抗敵意志,發揮出鼓舞軍民士氣的功能。

黃瑩老師受邀國軍文藝金像獎(右二)評審

黃瑩老師受邀國軍文藝金像獎(右二)評審

黃瑩認為,隨著年代演進,有許多經典軍歌相繼被傳唱。例如:《我愛中華》、《出發》等,這些軍歌對於團結官兵向心、激勵愛國熱忱,均具有重大影響與深遠意義,讓國軍官兵瞭解歷史,體認先賢為國為民付出的心血,以及軍人武德的意涵。建國100年推廣軍歌《我武維揚》,也是黃瑩的作品,他說,藉由歌曲傳唱能聯繫跨時代的情感,高唱雄壯威武的軍歌,不僅最能讓人熱血沸騰、振奮士氣,亦是精神戰力揚昇的最佳管道,透過歌詞詮釋,也能夠讓後人體認軍人為國付出的艱辛歷程,更是凝聚全民團結的重要媒介。

國防部舉辦「神采飛揚一○一柳營笙歌嘉年華」軍歌觀摩、「紀念七七抗戰75週年—盧溝曉月」、「黃埔精神榮耀傳承」音樂會等活動,黃瑩也都應邀參與。黃教授表示,「軍中希望藉由感動人心的樂曲與藝文表演,帶領民眾領略過去的時代,體認國家所面臨的危難與國軍為保衛國家所付出的心力,進而鼓舞民心士氣,凝聚國人共識,一同度過每個難關,為國家發展再創新猷。」其實是很用心的。

90歲黃瑩身強體壯常與以前同事聚會

90歲黃瑩身強體壯常與以前同事聚會

黃瑩是臺灣名歌唱文學作家,軍歌歌詞作品不勝枚舉,字句中表現了軍旅生涯的點滴淬鍊。除此之外,黃瑩曾任職中華電視台(華視)編審20多年,對華視貢獻卓著。早年的《華視之歌》、《莒光園地》歌詞都是他的作品;還有童謠《龍龍與忠狗》,《恐龍救生隊》分別由黃瑩作詞、作曲。當年與美國斷交,黃瑩也曾寫下《自由的女神哭泣了》歌詞。

除了雄壯軍歌外,黃瑩老師也曾為《歸鄉》、《創造光明的未來》、慈濟歌選《叮嚀》、《河山春曉》、《包袱》、《一抺微雲》、《我的幸福在哪裡》等歌曲寫詞或作曲。當你下次演唱「我的幸福在這裡 因為這裡有你 從此不再尋萬里 我不願再分離 雖然遠方更壯麗 我只要和你相依 秀麗的遠方不及和你在一起 我的愛情在這裡 因為這裡有你 從此不再走天涯 我不願再分離 雖然彼岸更美麗 我只願和你相依 明媚的彼岸 不及和你在一起」。

黃瑩教授(左)和他的記者學生陳龍禧合照

黃瑩教授(左)和他的記者學生陳龍禧合照

因為武漢肺炎疫情關係,已經兩年半沒回臺灣,黃瑩新作是「臺北市政府合唱團」朋友通知才知道聆賞。黃教授的新作《佳節的祝福》,共分為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陽、冬至、除夕十個樂章,是大約半小時才能唱完的大合唱曲。全曲歌頌民間傳統節日,「清新如詩的文句 樸實無華的歌聲」很有民俗文化氣息。市政府合唱團1977年成立,首任指揮李芳育,是我在教育局服承辦考歌星證的評審,回想當年下班到臺北市政廣播電台唱歌,除愉悅身心外,也助市政府推動文化建設,負起教育社會責任。

高中能讀臺中一中,可見年少時黃瑩即有好根基,他說「後來參加文武大專院系聯合招生,因為想讀只要考得上就不需負擔學費的科系,只填國防醫學院、師大音樂系、政工幹校音樂系三個志願。」後來他上了政工幹校音樂系。在校期間主修理論作曲,加入國防部軍歌創作小組後,因緣際會下投入作詞領域,創作多首振奮人心的軍歌及膾炙人口的音樂合唱曲。

黃瑩老師最愛含飴弄孫及彈琴自愉

黃瑩老師最愛含飴弄孫及彈琴自愉

黃瑩說,沒想到一寫就停不了,還為讓自己寫詞功力更上層樓,除拜一代詞人韋瀚章老師請益外,也利用餘暇至淡江中文系進修,對日後的影響十分深遠。黃教授「飽讀詩書,勤修樂藝」,創作不少至今仍在傳唱的軍歌;後來「藝而優則教」,在政戰學校、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化大學…等校,為樂教墾荒。經年累月、持恆不輟,終得春深如海、桃李滿園,繼而開枝散葉、花香菓甜,為臺灣開拓了超過半世紀廣電及樂壇盛景。

當年寫完《媽祖香讚》音樂劇黃瑩有神氣加持天天和孫子及孫女互動

當年寫完《媽祖香讚》音樂劇黃瑩有神氣加持天天和孫子及孫女互動

黃瑩是我最敬愛的老師。每次回臺灣,我都很幸運能聆聽老師的教誨。他常提及由於童年、少年,有幸生活在傳統絲竹或戲曲與時代各類歌樂的盛世,濡染了「嗜戲曲如癡,聆歌樂如醉」的癖好。因為這個緣故,到了青年、中年、老年,身在臺灣,更有幸廣結了許多國樂、戲曲、聲樂等師友同儕,常聚不散的樂緣,真是值得。

您可能感興趣

發表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