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何謂「脱亞」
用現代的話語 就是「去中國化」

黃澎孝
文:黃澎孝(努力實踐的夢想家。歷任國防部心戰官、劉少康辦公室主筆、中國大陸月刊總編輯、美國探索雜誌主編、國民黨政策會總幹事、親民黨組織部副主任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視政目評論員。)

廣告AD: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編者: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就在國史館舉辦「舊金山和約」70週年研討會,引爆一場「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歷史老問題之爭後。日昨,矢板明夫報導了夙有日本「首相搖籃」之稱的自民黨青年局訪問團來台訪問的消息。再度凸顯了台日之間,特殊又緊密的關係。
恰巧今天五月四日,也是103年前中國的「五四運動」爆發紀念日。這讓我們得以再度檢視:日本明治維新「脫亞入歐」主張,對中國「五四運動」,以及對台灣的影響。
就狹義的「五四運動」而言,那是指1919年5月4日爆發的北平學生示威遊行,抗議北洋政府對巴黎和會偏袒日本,在有關山東問題的決議上,有損中國主權的軟弱無能表現。但是,廣義的「五四運動」則將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涵蓋在內。那是場由胡適、陳獨秀、李大釗、錢玄同、魯迅等人發起的「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運動。
有趣又諷刺的是,廣義「五四運動」的靈魂人物,除了胡適之外,都是具有留學日本的背景。其中,陳獨秀、李大釗和錢玄同、都曾負笈日本早稻田大學,魯迅則就讀過東京弘文學院和東北帝國大學。值得注意的是,在他們留學日本時期,正是日本明治維新後,以福澤諭吉為代表的日本思想家,提倡「脫亞入歐論」的新思潮風起雲湧之時。

廣告AD: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何謂「入歐」
用「五四運動」語言 就是「全盤西化」
福澤諭吉認為:日本應該放棄數百年來習自中國的儒家文化,轉而吸收先進的西方文明,以與西方國家並駕齊驅。這股代表「明治維新」精神,脫亞入歐「去中國化」的具體成就,便是在甲午之戰,成功地擊敗了日本的「文化母國」中國。
眾所周知,大清甲午戰敗,把台灣及澎湖列島,「永久割讓」予日本。從此,改變了台灣歷史發展的軌跡。不論是後來的「開羅宣言」或「舊金山和約」則都是此一歷史事件的濫觴。
但另一方面,在甲午戰敗的刺激下,中國知識份子興起一股「以敵為師」的留日風潮,也對中國的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甚至於後來的共產革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換言之,在明治維新「脫亞入歐」風潮影響下,當時大批留日的中國知識份子,對中國傳統制度文化,基本上幾乎都是抱持著批判、甚至於否定的態度。
事實上,日本「脱亞入歐」的思維,蛻變成為留日派影響下,「五四運動」口號中的「打倒孔家店」、「全盤西化」⋯⋯。總而言之,就是要「去中國化」。問題在於,打倒了孔家店,「去中國化」之後,中國要如何「西化」呢?要如何請來「德先生」與「賽先生」呢

廣告AD:打貓鵝肉亭
明治維新日本「脫亞入歐」,可以很單一明確地以19世紀大英帝國的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甚至包括「君主立憲」體制,作為模仿效法的對象。但是,中國「五四運動」另一個口號「外爭國權,內除國賊」,何謂「爭國權」
對象當然就是主導「巴黎和會」的西方帝國主義者與東方新興的帝國主義者日本。因此,「五四運動」成為一個分水嶺,留日的潮流,被留法的勤工儉學取代了。

據不完全的概略統計,從「五四」那年的1919到1920年,光是那兩年之間,全中國竟然有將近2000人赴法勤工儉學。其中就包括了日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周恩來、鄧小平、陳毅、蔡和森、向警予、李立三、李富春等等。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的殘破,民生凋敝,象徵著以資本主義為基礎的帝國主義走到了盡頭。也讓社會主義獲得了發展的沃土。尤其,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砲響」後的成功「大外宣」,不但讓莫斯科成為歐洲知識份子夢想的人間天堂。也為中國帶來了馬列主義和中國共產黨。
可是,追本溯源,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陳獨秀、李大釗固然是留日的,早期馬克思主義的著作,還是從日文翻譯過來的。歷史的陰錯陽差,使得日本當年的「脫亞入歐」,走上了帝國主義的道路,也讓大日本帝國,因為過度擴張而遭到幾乎滅頂之災。
另一方面,中國學步日本的「脫亞入歐」,卻走上了蘇維埃革命的道路。在中國共產黨「去中國化」的革命歷程,對廣大中國人民的傷害,我們已毋庸贅言,尤其,「文化大革命」的「破四舊」(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更是全面顛覆了傳統中國文化,同時帶給了中國災難般的一場浩劫。
回顧這段中、日、台糾結纏繞的歷史,我們就結果論,台灣實在是「因禍得福」。中國引以為百年國恥的「馬關條約」,竟然是台灣遠離中國自清末民初以來,無數人禍災難的救贖
更可喜的是,我們被中國棄於日本後,美國主導的《舊金山和約》又為台灣開啟了一個「後門」,讓我們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藉著「自決」,走出了一條不必受制於中國的台灣之路⋯⋯。

至於,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引發的世局連動,習近平與普丁簽訂的「上不封頂」戰略夥伴關係,已讓中國淪為烏克蘭悲劇的「沈默幫凶」,也成為美國國會認定的邪惡軸心。相對而言,中共武統台灣的野心,也成為中國威脅亞太和平的世局焦點。從而讓台灣受到了自由世界更廣泛的關注。
總而言之,台灣何其有幸,不但不再是中國的台灣,也不再是亞細亞的孤兒;甚至於,我們越來越有可能成為自由世界的寵兒了⋯⋯。
後記





由於,台灣近年來所謂的「去中國化」問題,老共和統派都很不高興
。所以,我才要寫這篇文章,好讓大家知道,「去中國化」的問題,103年前的「五四運動」就已提出。中共更是最積極的實踐者。

他們都可以「去中國化」,台灣是被中國所棄之嬰,如今早已「長大成人」另立綱常,換我們來「去中國化」又有何不可呢
中國憑什麼說三道四啊















廣告AD–國立屏東大學,憲法與人權講座,黃炎東教授主講,111-04-27與1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