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教影藝 » 影劇 » 【翁達瑞專欄】有故鄉的人真好

【翁達瑞專欄】有故鄉的人真好

by 新視界 電子報A
台語歌王文夏(1928~2022)。
翁達瑞FB

翁達瑞FB

文:翁達瑞(美國大學教授)

廣告: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廣告: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1_

(編者: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台語歌王文夏在睡夢中安詳離世,很多臉友分享「黃昏的故鄉」這首歌。文夏填詞唱紅的這首歌,慰藉許多旅美台僑的心靈,特別是因為黑名單而有家歸不得的台灣人。

台語歌曲是我重要的生命元素。在我很小的時候,家中會有短期居住的阿姨叔叔。他們喜歡唱歌,隨身攜帶台語歌本。雖然我還沒有上學,也會把歌本拿來翻閱。我最早認得的中文字,包括「文夏」的名字。

那時我們住的是日式宿舍,鄰居只有一牆之隔。兒時最鮮明的記憶是左鄰右舍播放的台語歌曲。印象中的台語歌詞是既「哀傷」又「奮發」,有種不跟命運低頭的樂觀。

例如:「孤女」陳芬蘭也有「願望」;「田莊阿哥」黃西田坐火車到臺北追夢;紀露霞手握「離別的月台票」送愛人出外打拼;林強坐的火車只會「向前行」⋯⋯。

上高中後,台語歌曲忽然銷聲匿跡,不過我並不在意,因為我開始聽西洋歌曲,盜版唱片一張只賣十塊。對西洋歌曲的喜好,一直延續到我第一次赴美留學。

取得碩士後我回台灣上班。有一次載家人逛嘉義文化路,停車處剛好有一個賣卡帶的攤位。我順手買了兩卷江蕙唱的台語老歌。

廣告: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廣告: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江蕙的台語老歌喚醒我的兒時記憶,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從此之後,我車上只播放台語歌曲,還曾兩度被台北人嘲笑沒水準。

我在台北上班時,民主運動風起雲湧。朋友介紹給我台語抗議歌曲,如黑名單工作室的陳明章,還有謔稱豬頭皮的朱約信。

再度出國攻讀博士前,我特別買了一套台語老歌卡帶,都是原唱者。這群台語歌手陪我走遍北美:從中西部的牧場與麥田、南加州的海岸與沙漠、到新英格蘭的楓樹與冬雪。

這套卡帶有好幾首文夏的歌曲,包括「黃昏的故鄉」與「媽媽請妳保重」。我二度出國時沒趕上黑名單列車,對「黃昏的故鄉」感覺不是最強烈。「媽媽請你保重」才是我的最愛。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家有四個媽媽不在身邊的人:我們夫妻與收養的兩個小孩。每次出遠門,四人在車內都會跟著文夏合唱「媽媽請妳保重」。當歌詞走到「我也來到他鄉這個省都,不過我是真打拼的」,心裡都有很激勵的感覺。

這套台語老歌最後變成收藏品,因為新車不能播放卡帶,但「媽媽請妳保重」仍是我們的主題曲,只是主唱由文夏變成金門王與李炳輝,結尾還多一句台語旁白:「出外打拼,吃苦當作吃補!」

李炳輝這句旁白已成為我的口頭禪之一。最近這幾年,只要工作遭遇挫折,我就用這句旁白鼓舞自己。

廣告:打貓鵝肉亭

廣告:打貓鵝肉亭

至於「黃昏的故鄉」,仍是最能牽動台僑情感的歌曲,但演唱時的心境已從哀傷演變為驕傲。台灣的民主、經濟、科技、與人文等各項成就,讓海外的台僑倍感光榮。

文夏的一生也是這個轉變的寫照。除了剛出道時享受了幾年掌聲,文夏的歌唱事業受盡打壓。文夏承擔被打壓的不公,但沒有失去台灣人的樂觀,到了九十高齡還可以開演唱會。

這正是台語歌曲表面「哀傷」、底子「奮發」的特色!

受到台語歌曲「奮發」的鼓舞,在南部鄉下出生的我,從小就有遠走高飛,到他鄉打拼的夢想。長大後果然從嘉義、台北、一路打拼到美國。這麼多年來,陪伴我的是故鄉的台語歌曲。

不論巧合或選擇,台語歌曲是我的生命元素之一。文夏的離世再度提醒我,台灣是我的故鄉。有故鄉真好,有文夏的故鄉更好!

2022創意漫畫家讀書會導讀計畫表

廣告:2022創意漫畫家讀書會導讀計畫表

您可能感興趣

發表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