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松維∕台北報導)繪本係以書本形式結合了視覺和口頭敘述,透過文本講述敘事,它們與主要藉由連續圖像進行的漫畫不同,繪本中的圖像可以使用多種媒體製作,如油畫顏料、壓克力顏料、水彩顏料和鉛筆等。正值俄烏戰火交熾期間,漫畫家凌群的繪本新作《烽火牧羊人》,3月31日(星期四)下午三點三十分,於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57號2樓天龍書局舉辦簽書發表會。
凌群在2021年9月間,看見美軍撤離阿富汗的重大新聞後,徹夜輾轉難眠,由感而發於是提筆編篡故事,歷經半年的時間,日以繼夜地勾勒一位阿富汗的小牧童哈辛,在多年的戰火蹂躪下,家園殘破、流離失所,小牧童為了尋找父親,帶著小山羊,千里飄泊,最後國家復國重建,父子得以團圓相聚;梗概是刻畫著烽火下的苦難,戰爭的無情,並對霸權的控訴,以及對於人類追求世界和平,奢望公理正義的期盼。

《烽火牧羊人》前置作業的草圖。
藝評家羅二松表示,現代繪本形式中最早的三部作品是德國精神病學家海因里希霍夫曼的《震驚的彼得》、法國漫畫家本傑明‧拉比爾的《丁丁-盧丁》和英國插畫家比阿特麗克斯‧波特的《彼得兔的故事》,所有的繪本大多是針對兒童創作,題材是孩子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能讀懂的詞彙寫成的,正因如此,繪本在兒童的生活中往往具有兩個作用:首先是由大人讀給兒童聽,然後是孩子開始學習閱讀後自己閱讀。

《烽火牧羊人》是一本藝術表現的精美畫冊。
《烽火牧羊人》則是一本非典型的兒童讀物,可說是藝術表現的精美畫冊,老少咸宜,其中細緻精彩的插圖,與講述故事的文字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故事繪本或繪本故事書,通常字數較多,所以文字與圖片的比例較重,在這些故事較長的繪本中,插圖旨在幫助吸引聽眾的注意力,而不是故事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以一種有趣、引人入勝且寓意深遠的方式來幫助讀者學習閱讀和成長。
羅二松指出,凌群所繪的《烽火牧羊人》插圖動人心魄,豐富多彩,同時增加了戲劇效果如同電影般情節,塑造了可識別並喚起情感的鮮明角色,演繹和鋪排過程中溫馨感人,傳達出愛好和平的概念及深具意義的敘事,並藉此向阿富汗偉大的人民和英雄致敬,希望全世界愛好和平、自由的國家向阿富汗的經濟重建提供援助,讓阿富汗人民重新展開笑顏,也讓世界回到真正的公平正義。

重慶南路天龍書局電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