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教影藝 » 文化 » 【羅烱烜專欄】羊蠍子

【羅烱烜專欄】羊蠍子

by 新視界 電子報A
羊蠍子。
羅烱烜

羅烱烜

文:羅烱烜(華視總經理辦公室主任,詩人,資深媒體人)

廣告: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廣告: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咱家少爺不吃帶殼海鮮,餐桌上蝦蟹也就永無天日。

昨晚,下班沿市民大道晃蕩,路過「一品活蝦」,有個傢伙從店裡出來抽菸,滿屋胡椒蝦的氣味隨之亂竄,我突然秒懂什麼叫「沛然莫之能御」、什麼是「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好吃是天性,古往今來的吃貨中,蘇東坡是最迷人的一位。吃名在外,大抵是他愛吃、愛喝、好奇、好煮、懂得入境問俗,還很能苦中作樂。當然,因一肚子不合時宜老被貶官,不得不走遍天涯海角接觸各地吃食,就不足為外人道矣了。

趙孟頫筆下的蘇東坡。

趙孟頫筆下的蘇東坡。

所以,有句笑話:「蘇東坡哪裡跌倒,就在那裡吃飽!」於是,東坡肉、東坡魚、東坡酥、東坡羹、東坡肘子、東坡豆腐,就隨蘇東坡流放的蹣跚步履,在中國美食地圖理直氣壯。

有關蘇東坡吃喝的傳聞不少,我最愛一個無關蝦蟹卻很蝦蟹的故事。

話說,宋朝人嫌豬肉腥臊,宰牛又違法,羊肉就成了全民最愛。蘇東坡晚年貶廣東惠州,當地一天只宰一羊;他有罪在身不敢和官宦仕紳爭肉,嘴饞時只好買羊脊骨,聊勝於無。

東坡處理這碎骨頭基本上是原汁原味,先過水煮熟,淋酒去羶、點鹽調味,再用火燒烤,待骨肉微焦就可上桌!只是,嚐這玩意得碰運氣,如果屠夫刀工了得切割淨盡,就只能在骨縫間剔些肉末來吃。

蘇東坡手書《寒食雨》: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蘇東坡手書《寒食雨》: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費了老大氣力卻吃得一嘴零碎,為了提高CP值,蘇東坡總是連骨帶肉啃,骨髓當然也不放過,這物盡其用的窮人吃法竟讓他吃出大海的滋味。

蘇東坡得意洋洋寫信給弟弟介紹這道料理,結論是:「這種吃法很不錯,大得蝦蟹鮮味,只是圍在身邊的幾隻狗都不怎麼高興。」

如今,在羊脊骨下功夫,或燉或滷或烤或炸,已然成了名菜,台灣大小館子也隨處可見,它如同閩菜「荔枝肉」、蘇菜「松鼠黃魚」,都以形命名,就叫–羊蠍子!

2022創意漫畫家讀書會導讀計畫表

廣告:2022創意漫畫家讀書會導讀計畫表

您可能感興趣

發表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