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訪論談 » 讀者投書 » 陳龍禧專欄 » 【陳龍禧專欄】原住民歌手「萬沙浪」往事只能回味(3)

【陳龍禧專欄】原住民歌手「萬沙浪」往事只能回味(3)

by phoenix
《娜魯娃情歌》是萬沙浪的成名曲。
陳龍禧

陳龍禧

文 / 陳龍禧(資深媒體人,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旅居美國亞利桑納州鳳凰城)

廣告: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廣告: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臺灣不大,但文化資源豐富,其中山區16個原住民族傳出的歌聲,是他們表達樂天知命生活的方式,也是文化靈魂,隨著歲月洗鍊出這國人民另一種生命力,這些高亢的音調,就是臺灣美麗原音。萬沙浪是臺東卑南族音樂幽雅、節奏明確,歌詞具有敘事內容,歌曲呈現較強烈詩歌意境的代表。

卑南族音樂活力旺盛,萬沙浪童年在臺東桃源鄉紅葉谷度過,在「紅葉少棒隊」尚未崛起前,一度是紅葉少棒隊投手。當時大家認為投手不是要角,只有打擊手最棒,導致他沒有朝棒球發展,倒是他渾厚粗獷的歌喉,帶動的創作歌曲推陳出新,也連帶許多族人投入演藝工作,且均在演藝界佔有一席之地。

萬沙浪曾經長期在臺北「金龍酒店」駐唱。

萬沙浪曾經長期在臺北「金龍酒店」駐唱。

臺東卑南族出過數位音樂名人。像「歌謠之父」陸森寶、胡德夫、陳建年、紀曉君、張惠妹、陳明仁、桑布依(盧偕興)等人。最可貴的是他全家都有好歌喉。坊間傳言是二姊王幸玲提攜萬沙浪進入歌壇,事實上他大姊王華更早助過他一臂之力。原來王華在臺中元帥駐唱,當年常在她演唱的時段,讓萬沙浪上台唱歌,甚至姊弟合唱,培養他舞台經驗和信心。

「臺灣山地歌王」時的萬沙浪。

「臺灣山地歌王」時的萬沙浪。

國民黨執政年代,赴「匪區」的事可大可小。萬沙浪毫無靠山,當年是要殺鷄警猴。同樣去中國的費翔、潘安邦,有雙重國籍的藝人,政府也拿他們沒辦法。不過日後想要再在臺灣,簽證上也許會有點困難,但仍然可公開演出。萬沙浪受到影響,演出機會沒了,只好投入原住民音樂,協助臺東卑南創立博物館,發掘優秀歌手投入流行音樂行列。

對愛唱歌的族群,對一個以唱歌為職業的歌手,萬沙浪沒有歌唱舞台,這樣的封殺,除了個人付出代價,臺灣人也少了分享原住民的情感和記憶,是國人一大損失。中國統戰單位當時要的,就是會說原住民語的父系原住民,後來找如金素梅、羅志祥、蕭敬騰等只會說國語的母系原住民濫竽充數,也只是自統自嗨,毫無一點作用。

原住民生活文化,音樂不可或缺。萬沙浪唱歌有很強的穿透力,其中如《娜魯灣情歌》反映出他們的生存環境及所處時代背景,無形中用音樂寫下了許多歷史,這些歌都是有基本旋律的即興歌唱,相當生活化,這沒有很固定的音樂形式,唯有深入村落與當地人互動,才能體會背後的理由。

「臺語歌后」美黛(右)想幫萬沙浪(中)「五大巨星春光金曲演唱會」復出。

「臺語歌后」美黛(右)想幫萬沙浪(中)「五大巨星春光金曲演唱會」復出。

離開流行音樂圈多年,萬沙浪與謝雷、青山、美黛、吳靜嫻一度在「五大巨星春光金曲演唱會」復出,照顧他的郭小姐談到生病經過說,萬沙浪是喝酒過量摔傷不是中風,起因是他創作《大澳灣》、《路在半山腰》、《卑南青年》等多首歌,唱片公司要他搭配北原山貓的「快樂歌唱2」一起出合輯,未料出唱片竟沒有名字,團員吳廷宏表示,合輯中的確有部份是萬沙浪作品。郭小姐說「萬沙浪心裡很嘔,在家中喝悶酒,從三樓跌到二樓。」動了三次腦部手術,損壞左腦的語言功能,使得原來會的多種語言,都無法說得流利。

如今萬沙浪只有郭小姐陪伴。

如今萬沙浪只有郭小姐陪伴。

萬沙浪雖然不復昔日英姿煥發,但還可以開口說話,演藝界人士余天、美黛、紀寶如、李泰祥,很多人也會關心,對以前的歌壇朋友,他也多還認得。來自香港的伴侶郭小姐和他在一起沒有要求名份,只是默默付出。郭小姐說「萬沙浪從年輕就急公好義,賺的錢都拿來資助朋友,這幾年花費是全靠一些圈外朋友資助。」一個曾經違法赴中國,抛棄妻小不顧的臺灣1970年代「山地歌王」,如今落到這樣下場,要怪誰? (全文完)

您可能感興趣

發表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