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訪論談 » 讀者投書 » 黃炎東專欄 » 【黃炎東專欄】為領航邁向全球化一流頂尖大學的心路歷程作見證

【黃炎東專欄】為領航邁向全球化一流頂尖大學的心路歷程作見證

by 新視界 電子報A
文化大學2月8日舉行第19屆第一次董事會議,由前台大副校長陳泰然(左)當選董事長。
黃炎東

黃炎東

文:黃炎東(現為大學講座教授,燿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顧問,台湾商業聯合總會顧問,國立屏東大學校友總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化大學法學博士,台大法學碩士,輔大、屏東師範學校(國立屏東大學)畢業,美國德州大學奥斯汀分校政治系及日本東京大學(裁判員制度研究)客座學者,歷任台大法學教授,警大法學教授兼校長室機要秘書,公關主任,圖書館暨世界警察博物館館長,全民拚治安論述文集總编輯,崇右影藝大學副校長暨財經法律系主任,講座教授,中國新聞學會總幹事,媒體文字工作者。)

廣告: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廣告:夏洛特ai智能皮膚管理體驗店

(編者: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黃炎東恭撰

筆者自幼讀書識字以來,在家裡或學校即喜歡聽父母或老師講名人努力求學及為理想而努力打拚奮鬥的故事,及長至大學時期就喜歡閱讀名人傳記或聽其講演,並學會做筆記,並將其嘉言語錄予以記下,且若有機會也會將其精華之處與親朋好友分享,所謂(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也是人生一件很有意義之事。

日前筆者有一次很好的機缘與台大前副校長現任母校中國文化大學董事長陳泰然博士聚會,聆聽了一席宏觀,高瞻遠矚的辦學理念,令筆者深受感動,尤其拜讀了他於本月1日為了慶祝母校中國文化大學60歲生日所發表的[率先轉型,積極轉型],[敢於攻頂,邁向頂尖],[承擔責任,貫徹校訓]感言……]之一篇大作,令筆者深深的感受到陳董事長與文大深厚的淵源及其在文大多年來從事教學研究卓著的貢獻,以及他對張故創辦人其昀博士及張故董事長鏡湖博士兩位恩師創校興學,為國育才,以蔚為國用的教育核心價值知之甚深,且誓言繼志承事,貫徹先賢辦學之宗旨與理想目標,勇於承擔責任,帶領文大全體師生員工及分佈於國內外廣大校友們,同心同德,上下團结一致,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全力以赴,共同為今後的文大邁向全球化一流頂尖卓越國際知名大學而奮進的毅力與決心。

筆者身為文大的一份子,且也是長年奉献教育工作者,讀了深受感動,而陳董事長的這一篇大作的發表不但是今後他领航文大辦學的教育核心價值理念與實践篤行指標,亦當可做為青年學子們進德修業,奮發向上的重要参考借鏡之教育經典之作。誠如古聖先賢所言:(見賢思齊),(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炎東出身於母校中國文化大學,有鑑於此,因特恭錄陳董事長的大作如次,以供諸博雅先進卓參,不勝感恩之至。

筆者於4日下午,前往台大教授宿舍拜訪前台大副校長、現任中國文化大學董事長陳泰然博士(右)。

筆者於4日下午,前往台大教授宿舍拜訪前台大副校長、現任中國文化大學董事長陳泰然博士(右)。

創校一甲子、迎接新挑戰:敢於攻頂、邁向頂尖

(陳泰然寫于2022年3月)

2022年3月1日,是中國文化大學60歲生日。為慶祝這特殊日子,我在2月發表「率先轉型、積極轉型」、「敢於攻頂、邁向頂尖」、「承擔責任、貫徹校訓」感言,我將帶領全體董事協助校方善用資源,優化師資,培育人才,改善交通,讓文化大學脫胎換骨,向社會期待的頂尖大學邁進。

廣告: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廣告: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感念張其昀博士篳路藍縷創辦文化大學

張其昀博士是人文地理專家,南京高等師範文史地部(後更名為中央大學)畢業後應商務印書館聘任編纂的《高中本國地理》,與林語堂的《開明英文》、戴運軌的《開明物理學》,並列為民初三大著名教科書;之後,隨國民政府來台的他,於1951年更促成中國地理學會在台復會,並擔任20多年的會長,是地理學界與製圖界的領袖,他編繪出版的《中華民國地圖集》與《世界地圖集》,可說是當時台灣最權威、最具代表性的地圖集。

張其昀博士曾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長(1954年5月至1958年7月),任內將當時臺北市南海學園規模擴張為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資料館、藝術教育館、科學教育館和教育廣播電台等五館,並開創博士教育,著力中小學教育,奠定了臺灣的教育格局。

張其昀博士不僅是地理學家、史學家,也是教育家,他一生以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認為學術文化是國家的命派,大學應該成為一國學術文化的堡壘,於是於1962年篳路藍縷創辦了文化大學。

敬慕張鏡湖博士半生心血奉獻文化大學

張鏡湖博士是地球物理科學家,30歲即在美國大學任教,40歲時已是地理領域裡最傑出的研究學者之一,曾是美國全年論文發表數量第二名的學者,學術地位崇高。在這我透露一個小小的祕密,他於1954年獲美國克拉克大學博士學位後,轉赴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藍山氣象研究所,負責美國軍方委託的研究計畫,那時的他須收集全世界土壤溫度資料,研究土壤溫度在石同深度的變化,最後完成了[地面溫度]《Ground Temperature》報告,後由哈佛大學出版成書籍。

他曾與家人簡單提過,他在美蘇冷戰期間,成為第一位被哈佛大學聘請的華人科學家,協助美國軍方研究坦克車於冰天雪地行駛時會碰到哪些阻力。此外,他也是第一位代表美國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擔任「熱帶水文與氣候委員會」召集人的第一位華人(1981年),也因此獲得世界各國珍貴自然資源與環境的資料,進行研究,進而著作《世界的資源與環境》一書。由於張鏡湖博士在地理方面的卓越成就,被國科會(現為科技部)邀請擔任海外學者總召集人。

張鏡湖博士在該書緒論中開宗明義的說:「19世紀以前的農業社會,刀耕火種,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微乎其微。工業革命以後,世界人口『爆炸』,農田擴張,林地萎縮,都市激增,兼以大量消耗礦產、燃料,製造各種工業產品,導致資源耗竭,生態環境惡化。尤其自從第二次大戰以後,半世紀內,衝擊之大超過過去數千年人類活動的總和」。當時他即倡導環境保護,從各個面向深入淺出,用科學證據、科學數字來實證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及當務之急。

1985年創辦人張其昀博士仙逝,張鏡湖博士回台接棒經營財務困窘的文化大學,他於短短的3至4年間,將學校負債17.8億餘元,轉虧為盈外,更發表多篇論文,精闢分析氣候變遷、雨量、風力、水力等天然資源對台灣及全球政經、土地、人口的影響,也提出許多建言,提供政府參考。

廣告:打貓鵝肉亭

廣告:打貓鵝肉亭

張其昀博士、張鏡湖博士父子見識寬廣、學識淵博,在過去60年,認真治校,專注研究,專心授課,讓文化大學地理學系成為強棒、學校閃亮招牌!

文化大學地理學系,主要研究地表上人類活動與其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強調自然環境分析、人地關係探討和區域研究內涵,同時著重地理學的應用,重視學生野外工作經驗,使理論與實際相互驗證。在現今世界各國資源短缺,氣候快速變遷、人口爆炸下,文大地理學系仍有很大空間發揮所長,未來大有可為。

張鏡湖博士教學時,準備的資料非常豐富,例如某堂課教授的是台灣氣候時,會準備台灣地形地貌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氣候對台灣的影響同時,也會提出世界各國的資料,拉大學生的視野;他對學生的期許很高,希望學生學有所成,學以致用,更希望學生走出象牙塔,進入世界各地頂尖大學學習,歸國報效國家社會。

我是1985年和張鏡湖博士認識的,那時他從國外回台,在臺大擔任客座教授,他話不多,就是愛閱讀,愛做研究,像個「書呆子」,文化大學圖書館沒有的書,他就請我幫他向臺大圖書館借;他的專長是地球科學,我的專長是大氣科學,我們擁有共同的語言,成為好朋友。他平易近人,虛懷若谷,宛若兄長,但他同時也擇善固執。儘管如此,他對文化大學最重要的付出,是解決了財務困難,從虧到盈,短短3至4年即看到斐然成績。

2019年11月張鏡湖博士仙逝,高齡92歲,臨走前他仍心懷文化大學的師生,他真心希望文化大學成為頂尖的一流大學。

創校一甲子的新挑戰─承先啟後 邁向頂尖大學

我與文化大學淵源深厚,1975年我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大氣科學博士學位後返回台灣,在臺大任教,1979年在文大地學所所長(前教育部政務次長)孫宕越教授邀請下,到文化大學兼課,教授「高等天氣學」,我指導的第一位博士生是中央氣象局副局長紀水上(現已退休)。仔細算算,我在文化大學兼課並指導碩博士生進行論文研究長達22年之久,國內很多著名氣象專家學者都是我文大的學生。

我非常欽佩創辦人張其盷博士,他是位「儒者」,有理想的教育家,其高風亮節,一心辦學,令人敬仰;其子嗣張鏡湖博士是熱愛學問、熱愛研究的學者,終其一生專注於地球物理科學,他同時也是將文化大學轉虧為盈的重要推手。今年(111年2月份)教育部正式核定我為文化大學第19屆文化大學董事長,我將以弘毅精神,傳承文化大學優勢,努力協助校方「敢於攻頂、邁向頂尖」。

現讓我們一起思考文化大學如何「脫胎換骨,邁向頂尖」。我將率所有董事,協助校方,設立「文大邁頂基金」,呼籲校友們和社會善心人士捐款挹注,做為下列用途:
1)強化師資:設立「文大講座」,引進大師級專家學者、院士、國家講座、傑出研究者,塑造學術重鎮。
2)引入高端學生:設立「文大精英獎學金」,引入頂尖學生,讓學生安心就學,培養社會棟樑。
3)優化教職員工之工作環境,使人人適才適所,盡其所能,為邁向頂尖大學而努力。
4)打造學生學習的優質環境,改善教學設備,改善學生的住宿和交通條件。
5)其他有助邁頂目標的策略和行動方案。

文大六十,匡世濟時。回顧創校一甲子歲月,從創辦人張其昀博士草創,到子嗣張鏡湖博士接棒;從一棟校舍發展到20棟校舍;從負債到校務基金已有盈餘,積累經驗、藏器待時。如今正是文化大學大躍進時刻,讓我們勇敢向前,讓文化大學的未來風起雲湧。敢於攻頂、邁向頂尖— The future belongs to those who dare。

廣告--國立屏東大學 憲法與人權講座-黃炎東教授

廣告–國立屏東大學,憲法與人權講座,黃炎東教授主講,111-04-27與111-06-01

您可能感興趣

發表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