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龍禧
文 / 陳龍禧(資深媒體人,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旅居美國亞利桑納州鳳凰城)

廣告: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5年時間在王永慶身邊背球袋,蔡合城說,王永慶許多理念、精神、孝順、節儉,讓他學到許多做人處事的原則和方法,對他日後工作影響很深。蔡合城說,王永慶早期開米店,只要客戶有需要,無論多少都送到家,讓他學到對每一位客戶都要認真投入,也要格外珍惜別人給的機會。
蔡合城「做什麼,像什麼」,不論是銷售房屋、汽車業務員或是保險業務員,三種看似平凡的工作,一到他手中都變成事業,並創下別人難以超越的成績。讀過蔡合城寫「王永慶的球僮」這本書的人,都會學到許多精彩案例,一個渾身幹勁,充滿理想的業務人員,還可學會銷售創意與問題解決力,以及不可浪費生命、活著隨時要作有意義的事。
從小困苦的環境,促使蔡合城在長大後極力想在事業上有成,投入保險業前,曾任會計師並執業16年,且在大專院校教課,無論職業或身分都是備受社會肯定與尊崇。本來會計師與副教授的薪水,足可讓蔡合城過優渥生活,但因投資失敗,1997年蔡合城在欠債下,只好放棄辛苦打拚的成就,也結束建設及廣告公司,孤注一擲,投入保險業務員工作。

三個奇遇蔡合城癌症康復奇蹟
曾有一篇「什麼樣的超級業務員,年佣金收入會比總統一年的薪水還高?」的新聞報導。當時總統包括年終獎金年薪大概1千多萬,而超級業務員蔡合城,光是保險佣金收入就將近1千5百萬。更令人驚訝的是,他是中年轉業的菜鳥,在第一年就締造出台灣的保險傳奇。保險天王蔡合城認為,要成為一位優秀的保險經紀人,要有專業知識,必須信守:跟對公司、跟對單位、跟對人三大原則。
蔡合城說「作保險,其實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廣結結緣,渡化眾生。」他如何創造保險傳奇?由於他過去會計師的背景,比別人擁有更多客戶資源,但這並不代表人家一定會跟他買保險,去拜訪客戶時,從未抱持拉保險的心態。蔡合城說「我是去交朋友,談佛法,講修行,打禪七。如果開口就說保險,絕對一點也不保險。」憑藉本身所學專長與專業知識,再加上一顆廣結善緣的心,保金從年繳幾千元,大到年繳3千多萬,都是他的客戶,他的哲學就是「眾生平等」不會看大不理小,才能大小通吃,創下高額的佣金記錄。

三個奇遇蔡合城癌症康復奇蹟
說蔡合城是臺灣保險歷史以來最超級的業務員,是因為他業績輝煌。公司還特別設計個「亞洲保險王」的獎項頒給他。上市櫃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都是超級業務員蔡合城的保戶。這個超級業務員,現在過著吃齋念佛的日子。當年從事保險是想「希望能渡化一千個企業主,讓他們感驗佛法的奧妙,來影響眾生。」
第三件奇遇,是蔡合城某次夢到一間寺廟與一個老和尚。夢醒後,他帶著老婆、兒子開車出門,不自覺一路就開到新北市萬里靈泉寺,剛好遇上「惟覺」和尚在開示佛法。講完後老和尚從一、兩百名信眾中獨獨挑上他作回應。他就把煤礦災變的特殊經驗讓眾人分享,「惟覺」老和尚向他開悟:「煤礦會挖完,你還有個永遠挖不完的金礦沒有挖,金礦即是個己的修行。」從此,他開始學佛,拜在惟覺的門下,法號「傳城」。
出身礦工家庭,從小全家都為了生活溫飽,而庸庸碌碌求生存,後來蔡合城看破凡事既不為利,那麼他圖什麼呢?只有了解他的心路歷程與奇特遭遇,或許就比較能感同身受。蔡合城說「這一生有三次奇遇,因此,讓他看破名利,參透生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