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清雄
文:青椰(本名黃清雄,南投縣人,駐尼加拉瓜大使館參事退休後,從事台灣地位問題研究,在歷史文獻中,摸出台灣族群的祖國~東番國;之後涉獵台灣1960年代以來考古人類學研究的成果, 它打開了台灣海國五千年前的玉石文化,成為暢遊的先覺中一個凡人。)

廣告:無穹美食海陸餐 01
(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綠椰灣道Fsa-028
⑴台灣海峽,自古以來是台灣先民開闢的航路,可能以竹筏和樹幹併排成大船,利用無風或微風季節,東西橫渡岸際之間。台大考古學專家臧振華地毯式尋遍澎湖列島,發掘距今5000年前的史前遺址,出土打製石斧、磨製石斧及石錛、石刀、磨製箭頭及粗繩紋陶、紅褐夾砂陶,網墜等。可見,這些文物和台灣本島的石器工業相通的、具互補作用,顯示相當成熟,以漁獵捕撈為生計。台灣海峽是南島語民族彭湖先民熟悉的環境,因為之前1000年,海面上升到最高點。各個島嶼其實是原來的高地丘陵,其覆土地表,比5千年後的今天,當然寬大很多,可推測是像個超大的樂園,有森林果樹、飛禽無數、鹿、羌、野豬、鴨、鵝等。
⑵上述史前遺址遺留的文物興盛,歷時1千年之久,至4千年前。之后,地表上的覆土流蝕,部落所在遭海水掩沒,不得不遷移來台灣本島。
⑶澎湖列島,除花嶼為玢岩外,其他島嶼都是玄武岩和夾層的沈積岩構成,開採容易,玄武岩成為最主要的石材,石工業發達,供應台灣本島西南部一帶部落的需求。由于當時台南仍是海灣,灣內並有小島,部落在鳳山一帶,或八甲較高地方。
⑷當此時期,台灣東部的開發也突飛猛進,花蓮知阿干溪(荖腦溪)上遊的山腹,玉石裂塊沿溪流下,被石匠發現,切磨成手環,精美無比,在卑南大溪出現了大聚落,玉石新工業奇觀,石板是最佳建材,繁華無比,都蘭灣一帶是高級巨富的大宅。也以石板棺為葬具,數量龐大,陪葬品是玉製鈴珠、玉管、玉環及玉耳飾,實為仙境一般。卑南族的傳說(口傳文學)發達,阿美族人戰敗,連同附近其他各種族,向卑南總頭目繳貢物。
⑸台灣考古學團隊豐碩的研究結果,發現台灣古國的經濟和政治重心是在卑南王城,稱為Kazekalan。暫譯為迦仙蘭王城。可見,台灣古國的重心是玉石工業的重鎮,相對地,陶類的產製則在北部、中部及南部。直到近代,卑南王朝一支獨秀,在西南部盤踞許多部落,彼此的連繫不很融洽,因為是卑南王朝的偏鄉。
⑹17世紀20年代,荷蘭人介人卑南王朝的偏鄉–大員港,1638年,經恆春半島南部,發現斯卡羅王(琅嶠),卑南王朝的前王室知本社後裔,利用它與當時掌權王室卑南社的矛盾,用戎克船載運大軍征伐東部王城,之后,強迫斯卡羅稱臣,雙方簽訂正式條約。荷蘭文獻上載稱卑南王,台灣王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