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達瑞(美國大學教授)
比利時駐韓國大使夫人相雪秋,今年四月因購物誤會,當場打了店員一個耳光。韓國社會群情激憤,比利時政府也宣佈召回大使。
原本再過幾天就要回比利時的相雪秋,前幾天又當街刮了一位清潔人員兩個耳光,因為清潔人員的掃把不小心碰到她了。
韓國社會爆開了,比利時政府也抓狂了。相雪秋與夫婿被勒令立即返回比利時,一刻都不能耽擱。
甩耳光是肢體暴力,而且是「羞辱性」的肢體暴力,施暴者以「上對下」的姿態行使暴力。
相雪秋來自中國,雖貴為駐外大使夫人,卻動輒對人施予羞辱性暴力。這背後有個人修養與社會文化的因素。對相雪秋的個人修養我沒興趣,我要探討的是甩耳光背後的社會因素。
台灣社會也存在甩耳光暴力,施暴人以家中長輩與學校老師為主。我要講的是一個同時具有這兩個身份的人,也就是柯文哲的爸爸,退休小學老師柯承發。
跟據柯文哲媽媽自述,柯文哲三十七歲時,因為建議姑媽看精神科醫師,觸怒了柯爸爸。結果柯爸爸專程到台大醫院甩了柯文哲一個耳光。受辱的柯文哲不敢解釋,只能下跪認錯。
父母動輒甩子女的耳光,對小孩的人格會造成嚴重的傷害與扭曲。柯文哲的性格特質,如不知感恩、不尊重人、滿口謊言、崇尚權力等,都與他承受的羞辱性暴力有關。
相雪秋兩度打人耳光,在韓國引起眾怒,還讓夫婿丟官去職。這表示比利時與韓國都是文明社會,不能接受甩耳光這種羞辱性暴力。
柯承發甩兒子耳光,卻沒受到任何譴責。相反的,柯媽媽把這段往事當佳話,得意洋洋的與媒體分享。這也透露柯家管教子女的文明程度。

廣告:台南玉井愛文芒果訂購電話:075523812、0989787573 網購:https://forms.gle/z3UazBKB5G3uk4rz5
3 留言
退此一步,即無死所,不知是誰,是何時說的?雞蛋碰到石頭時,只能讓步,但石頭一直進逼時,退此一步,即無死所,那該如何讓步,讓步也該有限度。有些暴力者,從來不會瞭解到別人的讓步,不是示弱,而是不想計較。遇到這種暴力者,真該永遠讓步?讓步到是正確的,抑或只是鄉愿,民主自由在遇到暴力專制時,能讓步,該讓步?
退此一步,即無死所,不知是誰,是何時說的?雞蛋碰到石頭時,只能讓步,但石頭一直進逼時,退此一步,即無死所,那該如何讓步,讓步也該有限度。有些暴力者,從來不會瞭解到別人的讓步,不是示弱,而是不想計較。遇到這種暴力者,真該永遠讓步?讓步到底是正確的,抑或只是鄉愿,民主自由在遇到暴力專制時,能讓步,該讓步?
感謝留言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