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成章(王將)(雲林人,龍虎山天師府法號「王三章」,頭期教育部認證臺語教師,李登輝學校母語師資班結業。主張讓臺灣俗諺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編者: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敬神先獻香:
人人皆稱會敬神獻香,然所見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或輕浮不莊重、或拜而不知其義、或獻而不知其禮;有失敬神、事神、法神之真正意涵,茲就所學獻香之基本認知與大家分享,存敬神如神在之心,虔誠獻香敬拜。
香之緣起:
信香玄女授黃帝,一柱心香達九天;至漢奇楠靈感動,三才定矣條香成。(呂純陽祖師)
九天玄女告訴皇帝,若要找祂時 ,點炷香即來。當一柱清香點燃,其心香煙即可到達九天,玄女即收到信息。
到了漢朝,木工師奇楠,鋸木削之靈感來到,於是木削製香以用。以天、地、人三炷條香敬拜神明的慣例於是形成。
「孔子與門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皆尚右。孔子曰:二三子之嗜學也,我則有姐之喪故也。二三子皆尚左。」(禮祭檀弓上篇)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居則貴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道德經第三十一章)
筆記:
*敬拜前先行盥手禮後,再點香;服裝、儀容要整齊、清潔、嚴肅,
*信香代表一種訊號,用來跟諸神佛菩薩傳遞消息,感應道交(人與神之媒介,眼、香、神成一直線)。真正含意是當我們看到這香的煙,聞到這香的味,就想到要自己要修戒、修心、修慧。
*信香代表正直,置於香爐中心點(預留空間給後到者)插直插正。
*香是計時的工具,視其燃點進度,來進行後續事神工作內容。
*點香敬神、左手舉香時,存恭敬之心,珍惜有之,手正執之香要高於眼、鼻。
*拜香時,雙眼盯著香之燃點,身隨香上下輕輕擺動敬拜(頭低、腰彎,香之燃點上不高於眉間、下不低於肚臍),使心意達上蒼。
*點香敬神明,一或三柱即可,(單數屬陽)五營則五柱。
*喪事時的禮數是點二炷香,(雙數屬陰)。
*「尚左」(吉香)左手在外掩右手是吉禮。
「尚右」(凶香)右手在外掩左手是凶禮。
表列左右之象徵意涵以為參考
左為吉 | 尚左 | 友誼拳 | 陽.生 | 青龍 | 拜神 | 善手 | 鼓進 |
右為凶 | 尚右 | 生死拳 | 陰.亡 | 白虎 | 喪事 | 惡手 | 鐘退 |
個人獻香祝禱詞參考:
獻(敬天):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時無災,八節有慶。
再獻(利人):神威顯赫,庇佑眾生,男添百福,女增千祥。
三獻(求己):闔家平安,萬事迪吉,智慧靈現,元辰光彩。
團拜敬香祝禱詞參考:
「信香人神通,尚左奉吉香,心香達天穹,三才定香成。」
行上香禮「香供呈獻,香焚寶鼎」
上 香 心香威光接祥界
再上香 萬金香煙透九霄
三上香 香爇爐瑞氣靈丹
「獻香敬善,集香上獻供養」